1918年,28岁竺可桢博士毕业,被女校长堵在家里。对方语出惊人:“你娶我妹妹,不然不准走!”20年后,竺可桢想起来,忍不住抱着妻子嚎啕大哭。 “竺可桢,你在吗?我要跟你谈谈!” 门外爽朗的敲门声,让竺可桢浑身一震,不会又是学校派人来劝自己留校的吧。 竺可桢用一篇精彩绝伦的博士论文,给自己的留美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各大高校抢着要留住这位优秀的气象学博士,可是竺可桢早想好了,要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随着他启程的时间越近,来当说客的人也越来越多,竺可桢这些天被每天都要迎接几个“不速之客”。 可是站在门外的人,在竺可桢的意料之外,来人身穿飒爽的男式西装,却长着一张清秀的东方面孔,正是最近在哈佛十分活跃女革命家张默君。 张默君积极参与革命,为妇女争取权力,致力帮助女子接受教育,她此行来哈佛,就是为了考察欧美女子教育。 不过工作之外,张默君此行还有另外一个大事,那就是为妹妹张侠魂觅得一个青年才俊。 “竺可桢,你年少有才,跟我的妹妹十分相配,我来给你做个媒怎么样?” 张默君直白的话语,让竺可桢一时招架不住,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回国工作的事情,终身大事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竺可桢托词一番,委婉地拒绝了张默君的好意,可是张默君此等不凡的女子,哪能接受轻飘飘的拒绝。 “我妹妹张侠魂文章谈吐皆是一流,作画书法俱是高才,我在哈佛期间,数你的学术名声最好,你俩成婚,我看很好。” 张默君仿佛对这门婚事十分笃定,竺可桢不能简单打发走她,只好坐下来跟张默君好好说道说道。 张默君也是个实打实的才女,曾经留学海外,对革命前途、教育事业等各方面都十分了解。 两个人的话题天马行空,从传统婚姻聊到女性权益,从个人经历聊到社会变革,竺可桢很快被眼前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折服。 张默君再提婚事,竺可桢居然觉得可以一试,既然对象是张默君的妹妹,那她们也必定能像今天这样畅谈。 竺可桢还没回国,就喜提一门婚事。张侠魂和竺可桢两位都是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却误打误撞被“包办婚姻”绑在了一起。 两人还没见面就已订婚,等到竺可桢顺利回国,第一次见到了张默君口中的妹妹张侠魂。 姐妹两人长相不同,但身上倔强的气质如出一辙,张侠魂人如其名,没有一丝一毫的柔弱温婉。 小小年纪就在报纸上激扬文字,写出振聋发聩的文章唤醒世人。第一回见面,张侠魂送给竺可桢一支笔,想要以文会友。 此后两人通信来往,从文字中,张侠魂的性格品质一览无余,竺可桢对这门婚事更加满意,两人第二年就成婚了。 这段婚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幸福美满,张侠魂不单是竺可桢的贤内助,还是与竺可桢共进退的战友。 当时时局动乱,竺可桢任教的学校被迫因为战火迁徙,张侠魂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还要操心搬家事宜。 张侠魂的家人心疼她吃苦,劝她带着孩子一起回上海避难,可是张侠魂不愿离开竺可桢,让丈夫独自忍受这一路的艰险。 战事不断恶化,迁校的工作也越来越辛苦,张侠魂本来就有坐飞机受伤的旧疾,在常年的劳累中,张侠魂身患痢疾卧病在床,儿子也一同病倒。 竺可桢悲痛万分,可是彼时到处流离失所,根本无法接受安稳的医护,尽管竺可桢尽心照料,张侠魂还是去世了,不久后,儿子也因病离世。 接连失去爱妻和爱子,竺可桢的悲痛难以言说,他写下数首悼亡诗,追忆自己的妻子。 这份痛彻心扉的悲伤,并没有因为时间的减淡,竺可桢在心中,永远为张侠魂留下一方天地。 从此之后,每到张侠魂的忌日,竺可桢总要设下家祭,悼念张侠魂的离去。 亲友见竺可桢悲痛不已,子女年幼,无人照料,给他介绍了陈汲,两人的生活也很美满。 但是张侠魂去世20年后,竺可桢想起失去张侠魂的悲痛,还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参考资料:竺可桢的两任太太2007-06-2713:37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1918年,28岁竺可桢博士毕业,被女校长堵在家里。对方语出惊人:“你娶我妹妹,
老阿七说史
2025-05-06 11:11: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