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对巴加税,50%关税生效前48小时,中方送去五年大单为巴托底。 特朗普政府对巴西挥舞的50%关税大棒还未落下,中国就在最后48小时送上五年大单,这场惊心动魄的国际贸易博弈,让全世界看清了两个大国的处事之道。美国用关税当政治筹码,中国用市场做稳定器,巴西总统卢拉那句"我们不是美国的附属国",终于有了硬气的资本。 7月3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8月6日起对巴西农产品、矿产等加征50%关税,理由是"贸易不平衡"和"地缘政治不对路"。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对巴西拒绝配合美国施压俄罗斯、坚持调查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报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巴西对美出口额达409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是农产品,这一刀直接砍在了巴西经济的大动脉上。 这次合作的战略意义远超表面数字。协议特别注明中方将提前支付30%货款,这种罕见的支付方式等于直接给巴基斯坦央行注入外汇储备。 值得玩味的是,签约仪式选在伊斯兰堡而非北京,由中国驻巴大使与巴财政部长共同主持,这种安排明显是要放大国际舆论关注度。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巴基斯坦对华出口仅占其外贸总额18%,但这次协议覆盖的棉花、大米等商品,正是美国关税打击的重点领域。 就在关税生效倒计时48小时,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批准183家巴西咖啡企业对华出口资格,有效期五年。 这个时间点精准得像手术刀——既给巴西留足调整供应链的时间,又让美国关税大棒抡了个空。更关键的是,这批企业早就通过中国食品安全认证,说明这不是临时救火,而是蓄谋已久的战略接应。 巴西农业部长当场算了一笔账:中国咖啡市场年增速15%,五年内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国市场丢掉的份额,东方市场能全盘接下。这还没算中国同步开放的大豆、牛肉采购通道,以及正在谈判的航空零部件合作。用巴西媒体的话说:"白宫关上一扇门,北京打开了全景天窗"。 美国的双标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一边对巴西抡起50%关税大棒,一边给配合美国政策的日韩欧盟15%-20%的"优惠税率"。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上半年通过中间商进口的巴西牛肉比去年还多12%,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做派,连美国商会都看不下去。 中巴的应对之策让美国更难堪。两国已有40%贸易采用本币结算,完全绕开美元体系。巴西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储备占比升至12.8%,雷亚尔与人民币直接兑换量同比暴涨300%。这意味着美国最拿手的金融制裁,对巴西已经不好使了。 这场博弈暴露了美国供应链霸权的致命弱点。中国与金砖国家打造的"备选供应链",正在消化美国关税冲击。 巴西铁矿、俄罗斯石油、印度医药、南非矿产通过这个网络自由流通,美国制裁反而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就像里约热内卢的咖啡农说的:"以前收获季要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脸色,现在上海浦东的咖啡期货更靠谱"。 光伏产业成了中巴合作的黄金赛道。2024年巴西进口中国光伏组件16GW,2025年仅上半年就突破12GW。中国企业在巴西建的组件厂,让当地光伏发电成本降至每度0.12雷亚尔(约合人民币0.17元),比火电还便宜30%。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比美国光喊口号强太多。 美国的战略失误在于算错了账。以为切断巴西对美出口就能逼卢拉低头,却没算到中国市场的替代能力。今年1-6月,中国进口巴西牛肉同比增长4%,其中6月单月暴涨12%。现在巴西每出口三块牛排,就有一块直奔中国餐桌,美国牛排商反而急了。 这场贸易战最精彩的还不是经济账,而是国际话语权的易主。当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开批评美国"单边主义危害全球经济",当南非、阿根廷、印尼排队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当欧盟偷偷和巴西商量本币结算,世界已经用脚投票。 用巴西网友的话说:"特朗普还在玩上世纪的经济殖民,中国已经带着5G和光伏来建新大陆了"。 现在回看那惊心动魄的48小时,中国送出的不仅是订单,更是一套抗压模板:市场多元化+本币结算+技术合作。这套组合拳下来,美国关税从杀招变成了哑炮。正如巴西总统卢拉在电视讲话里说的:"真正的朋友不会在你伤口上撒盐,而是会递来止血带和手术刀"。 当美国还在用关税清单划分"顺逆阵营"时,中国已经带着金砖国家修起了抗压公路。这条路不设收费站,不划专用道,但每个国家都知道——跟着推土机走,比跟着收费站混更有前途。 信息来源: 美国将对巴西征收50%关税,中方回应 中国新闻网2025-07-11 19:30
特朗普宣布,可能在8月7日恢复对中国的24%高关税。只能说自从中国
【41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