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一句话让整个欧洲冷静下来!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

不吃饭的玲玲 2025-08-03 21:09:48

普京一句话让整个欧洲冷静下来!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已制造出第一批“榛树”导弹系统,已经列装军队。 为啥欧洲这么慌?因为这“榛树”导弹可不是吃素的。它基于俄罗斯RS-26“边界”洲际导弹发展而来,射程可达5500公里,覆盖整个欧洲,从莫斯科发射,20分钟内就能打到伦敦、巴黎、柏林等任何欧洲城市。 更狠的是,它能以10马赫的速度飞行,末段速度超过11倍音速,每秒2.5-3公里,从发射到击中目标仅需15分钟。再配以高能分导式多弹头设计,一枚“榛树”导弹可以携带6枚主弹头,每枚主弹头又装有6个分弹头,总共36个子弹药,像“天降钢雨”般覆盖目标区域,欧洲现有的防空系统在“榛树”面前,简直是“玩具”。 比如美国的“爱国者”导弹,虽然名声在外,但年产量不到900枚,且需要3枚拦截弹才能对付1枚来袭导弹,成本高得离谱;欧洲自己的SAMP-T系统虽然升级了雷达和导弹,但尚未大规模部署,库存导弹也严重不足,乌克兰的两套SAMP-T系统甚至已经打光了弹药。 更尴尬的是,欧洲多国计划通过“天空之盾”倡议构建多层次防空体系,但该计划依赖美国“爱国者”和以色列“箭-3”系统,不仅存在兼容性问题,还需要7-10年才能形成战斗力,远水解不了近渴。 2024年11月,俄罗斯首次在实战中使用“榛树”导弹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导弹工业区,当导弹以10马赫的速度飞过来时,迅速精准砸中第聂伯罗的军工厂,连美军“萨德”系统都没反应过来,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吗? 次日,普京特意强调,这种导弹的威力“可与战略武器相媲美”,大规模使用的效果相当于核武器。这不仅是对乌克兰的警告,更是对欧洲的威慑——如果欧洲继续支持乌克兰,其军事设施也将成为“榛树”的目标。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欧洲的恐慌还源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致命弱点”!尽管欧盟宣称要在2027年前彻底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但2024年俄罗斯仍占欧盟天然气进口份额的15%,奥地利等国甚至连续5个月80%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 俄罗斯不仅通过能源供应牵制欧洲,还通过多元化出口削弱欧洲议价能力——印度、土耳其等国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让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更有底气。 更绝的是,俄罗斯在宣布“榛树”导弹列装的同时,还玩了一手“能源牌”:2025年7月宣布禁止汽油出口至8月底,虽对全球影响有限,但传递出“能源供应随时可能中断”的信号,进一步加剧欧洲的焦虑。 最讽刺的是,欧洲的恐慌恰恰凸显了其战略自主性的缺失。北约秘书长吕特呼吁欧洲将军费提高到GDP的3%,但即便如此,欧洲的防空系统数量仍需从300个增加到1500个,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欧洲将不得不向美国购买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武器。 美国则趁机“收割”欧洲——美国对欧盟LNG出口占比已达45%,价格却比市场价高出30%,欧洲在能源和安全上双重“被绑架”。正如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批评的那样,欧洲把对自身安全的思考“外包给了华盛顿”,在“挺乌制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说白了,欧洲的恐慌是“实力不济”与“战略短视”的双重产物。“榛树”导弹只是导火索,真正让欧洲发抖的,是俄罗斯在军事、能源、地缘政治上的全面压制,以及自身在安全和经济上的“双重脆弱”。 当欧洲媒体用“红色警报”渲染威胁时,普京可能正坐在克里姆林宫,看着欧洲的“热锅上的蚂蚁”表演,心里盘算着下一张王牌该怎么打。毕竟,在这场美俄掰腕子的博弈中,欧洲早已不是棋手,而是棋盘上最显眼的那颗棋子。

0 阅读:380

猜你喜欢

不吃饭的玲玲

不吃饭的玲玲

玻璃心拥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