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中医认为,胆囊结石来源于“郁” 胆囊结石属于肝胆气机失调之病,患者发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8-03 15:13:08

胆囊结石:中医认为,胆囊结石来源于 “郁” 胆囊结石属于肝胆气机失调之病,患者发病前往往有情志不畅、饮食失节的诱因,有些人体质湿热、长期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胆汁瘀滞,日久凝结成石。   中医上,胆囊结石属于 “胆胀”“石淋” 等范畴,多以胁肋胀痛、口苦、恶心、黄疸等为主要表现,病位在胆,与肝、脾密切相关。   什么情况会产生 “郁”?一来是饮食不节伤脾胃,痰湿内生,阻滞肝胆气机;二来是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郁则胆汁排泄不畅,久则成石。 比如有些人长期嗜食油腻、辛辣,脾胃运化失常,痰湿郁而化热,熏蒸胆汁,易生结石;“肝主疏泄”,若长期易怒、焦虑,肝气郁结,胆汁排泄受阻,也会导致结石形成。   总之,是由于肝胆疏泄失常、脾胃运化失司,湿热痰湿瘀滞于胆,胆汁受煎熬而成石。   有个 45 岁的患者,右侧胁肋胀痛反复发作 3 年,伴口苦、恶心,吃油腻后加重,偶有发热。平时脾气急躁,容易发火,因结石问题影响睡眠,夜晚辗转难安,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为肝胆湿热,气机瘀滞 以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大柴胡汤疏肝利胆、通腑泻热,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排石。加入金钱草、海金沙利尿通淋、软坚排石,鸡内金化坚消石、健脾开胃。   复诊时,胁肋胀痛明显减轻,口苦缓解,调方继续巩固; 两个月后,疼痛基本消失,饮食恢复正常,复查 B 超显示结石缩小; 随复诊不断调方,配合饮食调理(忌油腻、规律吃早餐)。差不多用了 3 个月时间,除了偶尔劳累后轻微腹胀,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继续采用间断用药 + 穴位按揉(太冲穴、胆俞穴)等方式,巩固一段时间后停药,随访未见复发。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可适当加入理气健脾之品,助脾胃运化,减少痰湿生成,也能增进疗效。   前面说过,胆囊结石跟 “郁” 有关,“肝郁则胆堵”,由于长期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胆汁排泄受阻。郁久化热,煎熬胆汁,胆汁浓稠则凝结成石,故胁肋胀痛、口苦、恶心。   治疗上以疏利肝胆、清热利湿为主。湿热重者,治以清热利湿;气滞明显者,治以疏肝理气;痰湿重者,治以健脾化痰。治疗过程中,可结合软坚散结、通腑排石之法。   总之,在治疗胆囊结石时,中医注重从肝胆脾胃的角度辨证调理,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减少复发。  

0 阅读:17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