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东坡和一个和尚吃饭,饭毕他对身边的一个歌妓说:“和尚喜欢你,今晚你好好的侍奉他就寝,让他破戒了,我给你10两银子,还给你找个好人家。若是做不到,就要挨一顿板子。”歌妓满口答应,晚上就去了和尚的房间。 话说宋朝时候,苏东坡这人啊,才华横溢,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可他跟佛印和尚的交情,那才叫一个铁杆。佛印本名叫谢端卿,杭州人,从小就爱读书,才气不输苏东坡。两人科举时相识,聊得投机,常一块喝酒作诗。有一回天下大旱,皇帝宋英宗去大相国寺求雨,请僧人诵经。谢端卿想见皇帝真容,又爱佛法,就找苏东坡帮忙。苏东坡正管这事,就让他扮侍者递香。皇帝见他仪表堂堂,问他是否真心向佛,他答得稳当,皇帝一高兴,就让他直接出家。谢端卿没法子,只好剃度,取法名了元,号佛印。苏东坡后来挺自责,可佛印倒没怨言,专心学佛,学问越来越深,当上金山寺住持。两人关系没变,苏东坡常去寺里聊天,互赠诗词。佛印还给被贬的苏东坡写信鼓励,帮他振作精神。 后来有这么一件事,苏东坡去金山寺找佛印,吃顿素饭。饭后,苏东坡对身边的歌妓说,和尚看上你了,今晚你去陪他睡,让他破戒,我就给你十两银子,还帮你找好人家嫁了。要是办不成,就打你板子。歌妓答应了,晚上去了佛印屋里。佛印睡着了,怎么叫都不醒。快天亮了,歌妓急哭了。哭声把佛印吵醒,问怎么回事,她就把苏东坡的话说了。佛印写了首诗:“传与巫山窈窕娘,休将魂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东风上下狂。”歌妓拿给苏东坡看,他一看,服了,给银子帮她嫁人。从这事,苏东坡更敬重佛印的人品。佛印虽是意外出家,可守戒严,内心真向佛。 苏东坡跟佛印还有其他趣事。比如一次,苏东坡闻到鱼腥,以为佛印藏鱼,就出对子:“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对:“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笑,“庆有余”谐音“磬有鱼”,逼他拿出鱼来。另一次,佛印去苏东坡家喝酒,苏东坡让歌妓弹琴,只露双脚逗他。佛印想看全貌,苏东坡要他写好诗才行。佛印写了,苏东坡才让看。苏东坡老劝佛印还俗,佛印不肯,这次用歌妓试他,没想到佛印定力强。佛印出家后,精研佛法,说法时词句讲究,像“人间寒食,洞里花开。游蜂与蝴蝶争飞,鹭子共黄鹂对语。”这些故事流传下来,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还专门写了《佛印师四调琴娘》,讲的就是类似事。 这些事告诉咱们啥?人得有定力,守住本心。苏东坡爱开玩笑,可他也尊重真品格。佛印呢,虽好吃点,但对佛法真诚。两人友情深,互相切磋,体现了宋代文人跟僧人的交流。搁咱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这不就是诚信友善、敬业奉献吗?生活里,谁没点考验?像佛印那样,心如止水,不为外物动摇,才是正道。苏东坡后来被贬惠州,佛印远在江浙,还托人送信鼓励,让他对生活有希望。这份情谊,跨越距离,值得学习。 再说佛印的学问,他从庐山开先寺到金山寺,一路当住持,教导僧众。苏东坡贬黄州时,佛印在庐山,两人诗词往来多。佛印说法注重实际,不空谈。像苏东坡那首词,回应佛印的,总带禅味。两人斗智,苏东坡常吃亏,但乐在其中。佛印的诗,教人远离红尘,专注内心。苏东坡虽劝他还俗,但也从中学到不少。野史里,两人故事多,如佛印藏船底偷听苏东坡跟黄庭坚喝酒,冒出来说“憋煞人哉”。这些虽是笑谈,但透着智慧。 总的看,苏东坡和佛印的交往,体现了传统文化精华。咱们今天学历史,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这种守戒、友情的故事,能激励人向上。佛印虽意外入佛门,但证明了真皈依在心不在形式。苏东坡的试探,反倒显出佛印的真功夫。这事结局好,歌妓也得了好处,大家都受益。历史就是镜子,照出人该怎么做。
新任少林寺住持印乐大师上任三天,少林寺走了30多位僧人,原因是适应不了新规和曾经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