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15日,,29岁的陈金义手提箱里145万现金微微发烫,这是他的全

琉璃映月情 2025-08-01 01:55:16

1992年10月15日,,29岁的陈金义手提箱里145万现金微微发烫,这是他的全部身家。七小时后,这个浙江农民将在中国商界投下原子弹。 陈金义1963年生在浙江桐庐农村,那时候农村生活苦,他小时候就帮家里干农活。长大后先当了两年乡村老师,教书育人,但工资低,他觉得不够养家,就辞职去刷油漆挣钱。刷油漆这活儿脏累,但他干得认真,攒了点小钱。1980年代中期,他看准蜂蜜市场,转行贩卖蜂蜜。1988年,他坐K256列车硬座,挤在过道上,身上只剩17.8元。连续62天,他跑了9个省,日均走38公里,鞋子磨破两双,访问247家蜂场,记下产量、质量、价格等数据。一吨蜂蜜都没买到,但他笔记本里的信息成了后来生意的底子。回杭州时,债主们在站台等他,但他没慌,用那些数据建起供应链。1990年,他办起皇家蜂产品公司,从小作坊起步,生产蜂蜜制品,生意慢慢做大。他不光卖蜂蜜,还扩展到保健品,开了几个分厂。陈金义这人实干,亲自跑市场,抓质量,员工们跟着他学了不少。那个年代,民营企业难做,他靠坚持站稳脚跟。公司赚了钱,他开始琢磨投资。1992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刚开,他去窗口买认购证,抽了七支烟才下手,用12万现金买4000张。中签率只有10%,很多人觉得他疯了,但他押上全部身家。三月后,卖出赚了300万,这笔钱让他看到更大机会。中国经济正变,他觉得民营能有新路子。广州分厂刚筹建,十四大开完,他撕掉办好的德国护照,决定留在国内拼一把。这时候,他瞄上上海拍卖的国营商店,准备用钱砸出新天地。 拍卖那天,陈金义带着145万现金去上海新锦江饭店。拍卖的是黄浦区6家国营集体商店,总面积112.8平方米。起价不高,但竞争猛,有上海本地商人、香港地产大亨。陈金义出价果断,第一家川南油酱店从15万喊到20万,他拿下。后续几家,他每次加价都稳,左手扶椅缓解腰伤,这是扛蜂蜜桶落下的毛病。第六家最激烈,他中途离席抽烟,回来继续喊价,总共145.1万成交。这场拍卖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次公开买国营资产,震动商界。之前民营难碰国营东西,这次政策松动,他抓住了。拍卖师记得他桐庐口音,报价破音但不退缩。香港商人几次跟进,但陈金义资金足,坚持到底。成交后,他签确认书,手抖了下。领带汗湿成墨色,但他没停,马上想怎么用这些店。店铺位置好,在黄浦区闹市,适合卖蜂产品。他调研过,每家店的客流量和租金潜力。这事标志民营经济破冰,三年后店铺估值超2000万。更重要的是,它开了先河,让更多民营老板看到希望。陈金义没靠关系,就凭现金和胆子,成了典型。但他腰伤提醒大家,成功背后是苦累。拍卖耗时七小时,他用光身家,但换来历史一刻。中国商界从此多条路,民营开始崛起。他这步棋,影响深远,不少人学他搞投资。 拍卖后,陈金义把6家店改成蜂产品销售点,生意火爆。公司扩展快,成立金义集团,进果奶生产。工厂生产线转起来,产品卖到全国,资产涨了不少。他管得严,抓采购和质量,员工上岗竞争。集团分支多,分厂从浙江到广州。他投资乳化油项目,2003年砸大钱进去,实验室设备齐全,技术员操作机器。但项目技术难,产品不达标,资金链断裂。欠款堆积,集团撑不住。2008年,债务上亿,他神秘失踪,妻子也消失。传闻他去四川出家,法院公告要他还债,集团大楼空了,工人散了。这结局让人唏嘘,早年他从农民变老板,靠蜂蜜数据和证券赚第一桶金,拍卖创纪录。但后期投资失误,证明生意风险大。陈金义没美化自己,失败就失败,民营路子虽开,但走不好就栽跟头。他的故事告诉大家,机遇抓得住,也得防坑。中国经济变迁中,他是活例子,成功时风光,败时彻底。蜂蜜帝国崩了,但拍卖那事还记在史册。

0 阅读:55
琉璃映月情

琉璃映月情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