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塔塔集团,跑到上海来找我国的空调压缩机企业了,要求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印度提高空调压缩机水平。这家企业就是位于上海的海立集团! 2025年,印度热得跟火炉似的,温度直逼50度,老百姓热得抓狂,连法院都因为太热没法开庭,空调这时候就成了救命稻草,家家户户都想要一台。 可问题来了,印度的空调产业不行啊,尤其是空调里最关键的部件——压缩机, 印度自己造不出来好的,只能眼巴巴地从中国进口,七成以上的压缩机都是咱们中国供的,这市场看着是块大肥肉,可钱都让外国公司赚走了,印度自己的工业巨头塔塔集团哪能坐得住? 塔塔集团是度的大佬级企业,啥都干,从汽车到钢铁再到家电,野心不小,这次他们盯上了上海的海立集团,想让海立带着技术和设备去印度搞合作,建个合资厂,把压缩机技术教给他们,听起来挺美,但是印度有市场,中国有技术,强强联手不就能双赢? 可海立听了,直接甩了一句:“想都别想。”这事发生在2025年6月,塔塔派人千里迢迢跑来上海,结果吃了闭门羹,灰溜溜地回去了。 为啥海立这么硬气?咱得先看看海立是个啥来头,海立集团不是小角色,人家是全球空调压缩机领域的顶尖玩家,技术牛得不行。 他们生产的压缩机,制冷效果好,还省电,甩印度本土货好几条街,早在2013年,海立就在印度建了厂,到2024年,印度工厂已经攒下了1500万台压缩机的产量,稳坐市场老大的位置。 不仅如此,海立还搞定了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技术,连国际大车企都抢着跟他们签订单,这样的实力,还用得着巴结谁吗? 塔塔这次上门,可不是单纯想合作,而是带着小心思来的,印度政府有个2300亿卢比的补贴计划,专门鼓励本地制造,可有个条件——得证明自己有核心技术。 塔塔找海立,说白了就是想“借”技术,拿了认证好去领补贴,以前也不是没试过,2022年,海立跟塔塔旗下Voltas公司谈过一次合资,海立打算占6成股份,年产几百万台压缩机,结果印度政府卡着不批,项目泡汤了。 这回塔塔又来,条件更离谱:海立只能占小头,还得把核心技术交出去,海立当然不干,自己在印度有厂有市场,干嘛要把命根子交给别人? 这事儿背后,还有更大的猫腻,印度这些年一直喊着“印度制造”,想把技术攥在自己手里,2020年,他们下了禁令,不让中国进口空调和制冷设备,觉得自己能靠这招逼出个制造业强国。 可笑的是,禁令下了没多久,他们发现自己压根撑不下去,本土工厂产量跟不上,日韩那边又没余粮,最后只能偷偷放宽政策,继续从中国买压缩机。 今年4月,印度又搞了个豁免,对中国进口的特定压缩机放行一年,等于自己打自己脸。 这次高温一来,空调需求爆棚,市场缺口上千万台,印度全加起来一年才造五六百万台,还不是得靠中国。 塔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海立为啥一点不慌?因为中国企业吃过太多亏,早就学聪明了。 印度这地方,政策翻脸比翻书快,2020年的PN3政策就规定,中国企业投资得走内政部审批,政治风险高得吓人。 看看小米、OPPO、vivo这些手机厂,在印度投了钱,结果税务查个没完,罚款一堆,资产还被冻着。 vivo前阵子还传出被逼把一半股份卖给塔塔,这种“请进来再收拾你”的套路,玩得太熟了。 网友都说:“印度的玩法就是先要技术再踢人,变压器厂几亿的亏还没忘呢。”海立是上海国企,背后有上海电气撑腰,脑子清醒得很,哪敢拿核心技术去赌? 印度人口多,市场大,可工业底子薄得可怜,工厂效率低,工人技能差,电还老停,政府办事拖拖拉拉,连本土钢厂想用中国设备都得卡签证,折腾半天干不成事。 反过来,中国技术强,产能足,供应链一条龙,反应快。海立这样的企业,靠几十年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技术,凭啥便宜别人? 海立6月23日发了公告,澄清没跟任何海外公司达成合作,直接戳破了印度媒体“交易已成”的谣言。 他们算得清楚,与其把技术送出去喂对手,不如守住自己的地盘,稳扎稳打,印度市场再大,风险也大,中国企业不是傻子,钱能赚回来,技术丢了可就真没了。 参考资料:看看新闻——印度对中国工厂豁免 允许从中国进口空调压缩机
印度塔塔集团,跑到上海来找我国的空调压缩机企业了,要求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印度提
燕纸
2025-07-31 20:59: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