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档

1987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档次的车子交了,现在军区谁也没资格坐,不如家里留着用!

韦杰的身体问题,从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就冒出来了,那时候他已经六十多,指挥作战累坏了身子,一天比一天差。退下来后,他没闲着,老想着家乡广西的事儿,多次回去视察,帮着规划发展啥的。家里人看他咳嗽得厉害,劝他多歇歇,他呢,总说还有事儿要做。1985年,病情闹得凶,肺部出大问题,原定回乡的计划搁浅了。中央挺重视,赶紧让他去北京医院治,还专门配了奔驰250当专车,方便他来回。韦杰这人,用车上头特别讲究原则,他叮嘱郭毅,车是公家的,只能公务用,家里人碰都别碰。私事儿,一律不许挪用。他自己也很少坐,觉得太奢侈了,早年用红旗车嫌油耗高,就换旧车省着点。

1987年初,他刚出院没几天,病又犯了,来得急,胸痛咳血啥的,郭毅守着,赶紧叫医生抢救。家人也都围着,医院里忙活了好一阵子,但韦杰最终没挺过去,那年2月3日走的,享年73岁。韦杰走后,郭毅挺难过的,俩人相伴几十年,从抗日时候走到和平年代,风风雨雨都一起扛。郭毅自己也是老革命,很快就稳住神,处理后事。让人没想到的是,她没留着那些东西,而是主动上交。先是北京万寿路那套大房子,400多平米,她觉得太大了,上交总政,总政同志劝她留着,方便扫墓啥的,她坚持交,还说小房子就够了。总政只好收下,另外给她安排了套小的。接着,她又把那辆奔驰250交还成都军区。那车是韦杰生前专车,车号A12-1700,郭毅开家庭会议,告诉子女们要交回去。军区接到消息,有点犯难,军务部的人劝她,车级别高,上交了,现在军区没人够资格坐,不如留家里用着。

郭毅知道韦杰的脾气,他活着也不会同意留私用,她就坚持交。军区领导开会讨论,觉得韦杰一生廉洁,这车有纪念意义,但郭毅态度坚决,他们只好收下。她还交了另一辆伏尔加车啥的。韦杰这人,从参加红军起,就养成节俭习惯,当军长时候,东西被偷,他还骂成都小偷厉害,但从不搞特殊。建国后,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管大事,但生活上跟普通人差不多。郭毅继承这作风,上交这些东西,就是不想违背韦杰的原则。军区同志见她这样,也挺感动,说这车上交后,确实没人能坐,得按规定处理。韦杰晚年在北京治病,复查多次,出院后在家歇着,病情复发那天,早起喝水就咳起来了,郭毅赶紧求助,救护车来抬走他。医院抢救几小时,医生尽力了,但没救回来。郭毅处理遗物时,看到车钥匙,就决定交。开车去成都,一路稳稳的,到了总部,递文件。

军官看后,搓手走来走去,说级别问题,建议留用。郭毅摇头,说韦杰不会同意。她反复说明,军官召人讨论,看手册,最终同意。签字交钥匙,郭毅才走。韦杰一生,功勋多,从红军到中将,参加长征、抗日、解放战争,朝鲜战场虽有挫折,但他廉洁形象没变。郭毅上交这些,体现出老一辈革命者的本色,不占公家便宜。军区为难,是因为车太高级,现在没人够格,但郭毅坚持,就是要守住那份原则。这事儿传开,让人觉得接地气,老将军夫妇就这样,简简单单,却有大格局。+更多 3说到底,这不光是交车的事儿,而是韦杰夫妇一辈子对原则的坚守,挺让人琢磨的,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作风,才是真革命精神。

郭毅交完车和房子,没停下,继续处理韦杰其他东西。少量积蓄和物品,她分类整理,上交国家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清点记录,她签字走人。韦杰的胞兄韦士连、韦士佳,还有十多个侄儿侄孙,在广西山区过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当地人没两样,没沾韦杰的光。郭毅晚年,也保持低调,住简朴房子,偶尔回广西看看,坐车颠簸,查乡村变化。她拒绝额外福利,自理生活。韦杰夫妇几十年这样,赢得很多人敬佩。郭毅相信,这样做,韦杰会欣慰。他们的行为,成了榜样,提醒后人,别忘初心。韦杰从壮族穷小子到中将,没变节俭本色,郭毅继承下来,上交一切,就是最好的延续。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