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将在长安的安禄山长子安庆宗斩首。 这一斩,可谓是拉开了一场唐

古往趣话社 2025-07-31 07:51:46

安禄山造反后,唐玄宗将在长安的安禄山长子安庆宗斩首。 这一斩,可谓是拉开了一场唐朝风云巨变的大幕。唐玄宗这时候心里得有多窝火啊,自己平日里宠信有加的安禄山,居然说反就反,全然不顾多年的君臣情分,更不顾留在长安为人质的儿子。那安庆宗,原本或许还幻想着靠着父亲的恩宠,在长安过上逍遥日子,谁能料到,安禄山的反叛,直接把他推向了鬼门关。 唐玄宗杀了安庆宗,这举动看似简单,实则有着多层深意。一方面,这是对安禄山造反的强烈回击,是在向天下表明,朝廷绝不会姑息反叛之人,哪怕是安禄山的亲生儿子也不行;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稳定人心,告诉大唐的子民和臣子们,朝廷有决心、有魄力应对这场叛乱。 可安禄山那边呢,得知儿子被杀,那简直是悲痛欲绝,怒火中烧。他本就野心勃勃,这下更是像被点燃的火药桶,势要和唐朝拼个你死我活。安禄山带着他的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洛阳。唐朝这边呢,一开始可真是被打得措手不及。唐玄宗匆忙调兵遣将,派封常清去洛阳募兵抵抗。封常清虽然有一腔热血,可临时招募的士兵,哪能和安禄山训练有素的叛军相比呢?很快,洛阳就沦陷了,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立了大燕政权。 唐玄宗这下慌了神,又派高仙芝去抵挡。高仙芝和封常清深知叛军的厉害,采取了坚守的策略。可唐玄宗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再加上杨国忠在一旁煽风点火,居然下令斩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这两位大将。这一杀,可把唐朝的军心给搅乱了,将士们人人自危。 没办法,唐玄宗只能又启用哥舒翰,让他镇守潼关。哥舒翰知道潼关的重要性,也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只要守住潼关,安禄山就难以打进长安。可唐玄宗和杨国忠又开始作妖了,他们怀疑哥舒翰拥兵自重,不断催促他出关迎敌。哥舒翰无奈之下,只能出关,结果在灵宝会战中大败,潼关也随之失守。 这下,长安彻底暴露在了叛军的面前。唐玄宗吓得赶紧带着杨贵妃等人出逃。走到马嵬驿的时候,士兵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只能忍痛赐死了杨贵妃。这马嵬驿之变,也算是唐朝这场内乱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唐皇室,如今落得这般狼狈的境地。 而安禄山这边,虽然看似一路胜利,可他的内部也开始出现问题了。安禄山称帝后,身体越来越差,眼睛几乎失明,脾气也变得异常暴躁,经常打骂身边的人。他的儿子安庆绪,看着父亲这般模样,又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再加上身边的谋士严庄的怂恿,居然狠心杀害了安禄山,自己登上了皇位。 可安庆绪根本没有安禄山的能力和威望,叛军内部开始人心惶惶,矛盾重重。而唐朝这边,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唐肃宗重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开始组织力量反击。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唐军,多次击败叛军,逐渐扭转了局势。 后来,史思明又杀了安庆绪,继续和唐朝对抗。但史思明最终也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这场持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终于在唐朝军队的努力下被平定。 这场安史之乱,对唐朝来说,简直是一场灭顶之灾。曾经繁华昌盛的大唐,从此元气大伤,走向了衰落。人口锐减,经济崩溃,百姓流离失所。唐朝的中央集权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各地藩镇割据的局面越来越严重。 参考书籍:《旧唐书》《新唐书》

0 阅读:36
古往趣话社

古往趣话社

一起趣话,畅聊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