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杨玉环被李隆基灌醉,正在迷糊之间,李隆基将她一把抱起,快步向寝宫中走去

瑶步踏花归 2025-07-30 19:01:22

一天夜里,杨玉环被李隆基灌醉,正在迷糊之间,李隆基将她一把抱起,快步向寝宫中走去。杨玉环用力挣扎,但是李隆基却越来越兴奋,因为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太久。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杨玉环还不是贵妃,甚至不是唐玄宗的女人。她是寿王李琩的妃子,日子虽不惊艳,却也温馨。 那一年,她才25岁,眉眼如画,身姿轻盈,穿一袭袒胸襦裙,腰间系着精致的鞶囊,里面装着她亲手调制的香料。 可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唐玄宗以“为窦太后荐福”为由,强令她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她被接进宫的那天,华清池的水汽氤氲,远处传来《霓裳羽衣曲》的乐声,丝质帷帐轻薄如烟,拂过她的脸颊。她却只觉得心头冰冷,双手紧攥着道袍,低头不敢直视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 她知道,武惠妃去世后,玄宗“后庭数千,无可意者”,她的到来不过是填补一个空缺。 可她不甘心啊!她曾是别人的妻子,如今却要被迫侍奉自己的公公。挣扎、羞耻、恐惧交织在心头,但她又能如何?在皇权面前,她不过是一朵随风飘零的牡丹,美丽却无根。 入宫后的日子,杨玉环逐渐被玄宗的宠爱包裹。天宝四载(745年),她被正式册封为贵妃,穿上了最华贵的霓裳羽衣,头戴金步摇,步步生辉。 那一年的沉香亭宴会,成了她记忆中最刻骨的一幕。亭中焚着龙脑香,香气浓郁得让人晕眩,周围牡丹开得正艳,教坊乐工弹奏着欢快的曲调。 玄宗举起金樽,命她饮酒,她不敢推辞,浅浅抿了一口,酒香呛得她轻咳,脸颊却染上了一抹红晕。 “爱妃,今日再饮一盏!”玄宗笑着,亲自端起酒杯喂她。她摇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抗拒,可他的手却不容拒绝地托起她的下巴,硬是将酒灌了下去。酒液顺着嘴角滑落,滴在她的襦裙上,湿了一片。 她头晕目眩,身体软软地靠在玄宗怀中,耳边是他低沉的笑声,手掌触碰到她腰间的香囊,轻轻摩挲。 那一刻,她既是盛唐最受宠的女人,又是笼中之鸟,美丽却无自由。宴会散去后,她独自坐在寝宫,望着窗外月色,泪水无声滑落。她知道,这份宠爱背后,是她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成为贵妃后,杨玉环的生活奢华得令人咋舌。玄宗为她修华清宫,每年冬日都要带她去泡温泉,池边摆满荔枝、珍馐,杜牧后来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便是这段故事的缩影。 她笑靥如花,陪玄宗赏花听曲,甚至还因嫉妒梅妃而被短暂遣返娘家。但她一哭一闹,玄宗便心软,高力士亲自将她接回宫中,宠爱如初。 然而,这份宠爱也埋下了裂痕。一次,她私自吹奏宁王留下的玉笛,被玄宗发现后勃然大怒,斥她“逾矩”,再次将她赶出宫。她站在杨铦的宅院前,风吹乱了她的发髻,心里却只有无尽的委屈与不甘。 几天后,玄宗又派人接她回去,抱着她低声呢喃:“朕离不得你。”她靠在他怀中,感受着他的温度,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安心。权力与宠爱交织,她成了盛唐繁华的象征,也成了自己命运的囚徒。 马嵬坡上,士兵的绳索勒紧了杨玉环的脖颈,她的气息渐渐微弱,耳边再也听不到《霓裳羽衣曲》的旋律,鼻尖再也闻不到龙脑香的味道。 那一刻,她想起沉香亭下的醉酒之夜,想起华清池边的荔枝香甜,也想起自己曾是寿王妃时那段简单却自由的时光。她的香囊被风卷走,滚落在黄土中,仿佛象征着盛唐繁华的消逝。 唐玄宗远远看着她的身影倒下,泪水模糊了视线。他曾将她捧在掌心,视若珍宝,却终究无法护她周全。 杨玉环的一生,是盛唐最美的注脚,也是皇权下最无奈的悲歌。或许,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下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才是她与玄宗未尽的遗憾。你说,若她当初未入宫,是否会有另一种结局? 主要信源:(齐鲁壹点——唐玄宗是咋把儿媳妇杨玉环撬到手的?为啥死爱杨玉环)

0 阅读:0
瑶步踏花归

瑶步踏花归

只会拙笔垦史田,阡陌纵横,当心脚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