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103师起义后,师长曾元三劝上司程鹏起义,程鹏却说:“现在局势不

碎星 2025-07-30 17:59:24

1949年,国军103师起义后,师长曾元三劝上司程鹏起义,程鹏却说:“现在局势不好,但老长官李弥于我有恩,我程鹏不能忘本!” 程鹏时任国军39军军长。 39军曾在短短一年内,从东北打到了广东。 1948年,辽沈战役中,39军被划入东进兵团,奉命攻打塔山,救援锦州。 辽沈战役后,39军又被调到了徐州,参加淮海战役。 而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中,39军都吃了败仗,人员伤亡很大,受此影响,39军的士气就比较低落。 1949年9月,39军被调到广东。 这时,39军的建制还算完整,39军原有103师和147师,到了广东后,39军又新增了一个90师。 从人数上,39军非但没有减少,甚至还比之前在东北的时候多了1个师的兵力。 但此时,39军的士气非常低落。 当解放军席卷东南,向广东挺进的时候,39军103师的师长曾元三,就迫于形势,向解放军4兵团投降。 曾元三率103师起义后,4兵团的干部,就希望曾元三去劝39军军长程鹏起义。 曾元三为了立功,就去找了程鹏。 到了39军军部驻地,曾元三对程鹏说:“军长,现在南京、上海、福州等地都丢了,老蒋的嫡系部队都去了台湾,39军却在粤北当炮火,依我看,与其让弟兄们不明不白战死,不如选择另外一条道路。” 听了曾元三的话,程鹏沉默了,良久过后,程鹏叹了叹气,说:“我何尝不知道眼下的局势,但老长官李弥于我有恩,我程鹏不能忘本。” 在39军最开始的2个师中,103师是黔军,147师是从李弥的第8军系统分离出来的。 程鹏原来是李弥的部下。 李弥当师长的时候,程鹏是他手下的营长,因为两人是老乡,加上李弥欣赏程鹏的能力,他对程鹏就比较看重。一次,程鹏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不幸负伤,这次受伤很严重,差一点就要带走程鹏的性命了。 因为前线医疗条件有限,如果程鹏留在前线治疗,必死无疑,关键时刻,是李弥动用了关系,弄到了一架飞机,把程鹏送去了后方医院抢救。 若非李弥相助,程鹏或许早就不在人世了。 程鹏伤好后,李弥对他一路提携,先是让程鹏担任团长,后来又让程鹏担任副室长、师长、副军长。 39军的军长原本是王伯勋。 王伯勋是黔军出身,与李弥没有交情。 1949年,李弥向参谋总长顾祝同进言,说了不少王伯勋的坏话,间接导致王伯勋离开了39军,去了19兵团担任一个没有实权的兵团副司令官。 王伯勋离开39军后,39军军长一职,就出现了空缺。 当时程鹏已经是39军副军长兼147师师长,王伯勋被调走后,程鹏就是最大的受益人,在李弥的间接帮助下,39军军长,就落到了程鹏头上。 在程鹏看来,李弥对他有恩。 这种恩,包括了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可以说,如果没有李弥,就没有程鹏的现在。 程鹏虽然知道眼下的局势,但他不愿给李弥招黑,也不想干对不起李弥的事情,所以当曾元三找到他的时候,程鹏就果断拒绝起义。 曾元三见程鹏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 随后,曾元三又去劝39军91师师长刘体仁起义,刘体仁认清了局势,就带着2700多人投诚。 39军到广东后,有103师、147师和91师。 现在103师和91师都起义了,39军就只剩下147师。 程鹏就带着147师负隅顽抗,最终在雷州半岛遭到了解放军的重创,全师只剩下1000多人。 程鹏见势不妙,就带着这1000多人,跑去了海南。 1950年4月,解放军发起了解放海南的战役,147师仅剩的1000多人,又遭到了解放军的重创,等海南解放后,程鹏带着残军败将跑到台湾时,一清点,才发现147师只剩下不到300人。 147师虽不算杂牌,但也不是嫡系,现在又只剩下这点人,到了台湾以后,其编制很快就被撤销了。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34
碎星

碎星

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