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到俄

老阿七说史 2025-07-30 16:13:03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到俄罗斯安全,所以必须打,可打着打着,俄罗斯不光占了乌东四个州,还继续往前推,甚至国内有人开始嚷嚷要重建"大俄罗斯",这场仗,已经不是"自卫"那么简单了。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坦克履带碾过两国边界线时,普京的宣言响彻全球:“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威胁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先发制人保卫自己。” 那一刻,“自卫”成为这场战争最初的冰冷标签,炮弹迅速改写了地图,同年9月,乌东四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在枪口阴影下举行所谓“入俄公投”,克里姆林宫旋即宣布“接纳”。 国际社会哗然,联合国大会高票通过决议斥责其为非法。自卫的盾牌,似乎悄然换成了扩张的矛锋。 战场并未静止,2023年夏,俄军顶着巨大伤亡攻陷乌东重镇阿夫迪夫卡,随后持续向西挤压乌军防线。 今年7月初,俄国防部宣布“解放”了顿涅茨克州的谢苗诺夫卡村,战火向第聂伯河更深处蔓延,自卫的逻辑,在领土一寸寸扩张中变得模糊不清。 莫斯科内部的声音更令人侧目,7月26日,一场名为“未来俄罗斯”的论坛上,资深议员叶夫根尼·费多罗夫公然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恢复俄罗斯历史领土的完整性。” 台下掌声雷动。极端民族主义理论家亚历山大·杜金构想的“新俄罗斯”版图,在部分狂热者眼中正从幻想渗入现实。 西方军援持续加码,乌克兰的反击也愈加凌厉,2023年7月,克里米亚大桥遭袭震动俄罗斯;2024年4月,美国国会艰难通过超600亿美元新援助法案;7月北约峰会,F-16战机移交乌空军进入倒计时。战火螺旋升级,和平却似乎渐行渐远。 战争如同一列失控的火车,一旦启动,方向与终点便由不得最初的司机,普京最初划定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红线早已被炮火覆盖,乌东四州的吞并撕碎了“自卫”的合法性外衣。 当部分俄罗斯精英开始谈论“历史边界”,这场战争的核心驱动,已难以用单纯的安全焦虑解释,安全关切与帝国情结,在战争的熔炉中悄然交融。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担忧有其历史根源,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乌克兰加速靠拢西方的确加剧了莫斯科的战略焦虑。 然而当坦克驶过边界,最初的安全目标迅速被更复杂的地缘野心覆盖,领土的攫取与“大俄罗斯”话语的浮现,暴露了深植于部分俄罗斯精英心中的帝国思维。 这已非单纯的防御,而是试图重塑地区秩序的力量展示,中国立场始终清晰如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2022年3月明确表示:“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得到遵守。” 这一原则立场适用于乌克兰,也适用于任何国家,我们理解俄罗斯合理的安全关切,但以武力改变边界、吞并他国领土,与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背道而驰。 这场战争没有赢家,乌克兰山河破碎,俄罗斯深陷泥潭,欧洲安全结构遭遇冷战以来最严峻挑战,全球粮食与能源市场持续动荡。 当“自卫”蜕变为领土扩张的旗帜,当“大俄罗斯”的幻影在硝烟中若隐若现,和平的曙光便显得愈加微弱。 终结冲突的唯一路径,仍是回到联合国宪章原则之上——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通过平等对话寻求可持续的安全架构。毕竟,帝国的幻梦,终究要用无数普通人的血泪来偿还。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