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总理火了,这一次,不是因为跟随美国反华,也不是组成美日澳联盟,没想到竟然是不跟美国。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21年,美国联合英国与澳大利亚宣布成立AUKUS安全联盟,旨在加强印太地区军事合作,特别是在核潜艇技术和军事能力方面的深度协作。此举表面上强调区域安全,实则意在针对中国的崛起实施战略围堵。 澳大利亚积极响应,决心通过该协议提升自身防御力量,尤其是在潜艇技术上的突破。为此,澳大利亚毅然终止了与法国签订的常规潜艇采购合同,尽管因此遭遇法国政府的强烈反弹和巨额赔偿要求,但澳大利亚政府认为这是一笔值得的“战略投资”。 美国在协议中做出了诸多承诺,包括向澳大利亚出售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协助澳方建设新型潜艇制造能力,并提供全面的潜艇操作与维护人员培训支持。 同时,美国还承诺协助澳大利亚升级其军港和相关基础设施,以适应核潜艇的运作需求。这些承诺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强烈的期待和信心,澳方亦因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扩建军港,采购相关设备,开展配套培训。 然而,实际情况却远远不如澳大利亚预期。几年过去,澳大利亚不仅没有按时收到核潜艇,反而面临了严重的延期和技术人才短缺问题。 美国国内核潜艇的生产能力受到自身需求挤压,澳大利亚的新型核潜艇订单被排到了2040年之后,几乎遥遥无期。 潜艇操作人员的培训进度极为缓慢,尽管协议中承诺培养200名相关人员,但时至今日仅有寥寥数人具备基本操作能力,且缺乏维护和实战能力。这样的进展显然无法满足澳大利亚海军的战略需求。 澳大利亚因此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政府已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在相关项目上,扩建的军港、采购的设备和人力培养的经费都已花费殆尽;另一方面,实际战力却未得到增强。 更为严重的是,澳方提前计划退役的旧常规潜艇与新核潜艇的交替出现了真空期,澳大利亚海军即将出现“无艇可用”的尴尬局面。这种“高额投入却难见回报”的现实让政府和民众心生愤怒。 国内反应也十分激烈。澳大利亚普通民众对政府“把国家安全绑架于美国的战略承诺”表达了强烈不满。 近年来,随着政府巨额军费开支的加剧,民生领域如医院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资金却受到挤压,导致社会普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 据最新民调显示,62%的澳大利亚人认为本国在AUKUS协议中“被美国坑了”,质疑政府是否盲目追随盟友的战略。 反对党更是直言不讳,批评阿尔巴尼斯政府战略失策,将国家利益置于美国的“拖车”之上,呼吁政策重新调整。 阿尔巴尼斯总理此次在议会内公开点名批评美国,实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澳大利亚正在反思自身对美国的依赖,并寻求更自主的外交和安全策略。 面对美国一边让盟友“站队”,一边却又无法兑现重要承诺的矛盾行为,澳大利亚显然难以再继续无条件服从。 除了安全和军事问题,经济利益也成为促使澳大利亚调整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过去几年,澳大利亚配合美国对中国采取制裁措施,导致中澳关系一度紧张。 中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曾一度暂停进口澳洲红酒、龙虾、牛肉、煤炭等关键产品,给澳大利亚农业和矿业带来重创。港口堆积如山的滞销货物价值数十亿澳元,农场主和矿业公司纷纷承受巨大损失。 反观美国市场对澳大利亚出口的占比不到5%,在澳洲经济中作用有限,且美国方面并未对澳洲因制裁而遭受的损失做出任何补偿或实质支持,经济的现实让澳大利亚不得不重新衡量与中美两国的关系。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出口总额中有约四分之一依赖中国市场,涵盖铁矿石、天然气、农产品等多个领域。中国市场的稳定性与规模对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可忽视。 基于此,阿尔巴尼斯政府逐渐调整立场,公开表达希望以经济发展和区域和平为优先目标,而非为了配合大国战略而激化对抗。他强调,澳大利亚视中国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不把其视为威胁,合作远比对抗更加符合国家利益。 中澳双方的贸易往来也开始逐步回暖,农产品和矿产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澳大利亚部分港口的物流活动明显恢复,地方经济也显现出复苏迹象。大量华人企业因此受益,商业氛围逐渐活跃。 澳大利亚的这一“梦醒时分”也映射出当前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其他国家在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压力时,也纷纷采取更加灵活的立场。荷兰悄然恢复了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匈牙利多次公开挑战欧盟决策,争取自身国家利益,避免完全依赖某一大国。 全球盟友关系不再是单纯的盲目服从,而是更注重务实合作和多元选择。美国作为盟友的角色逐渐显露出“只想使唤别人、不愿自己出力”的矛盾态度,让许多盟国感受到被利用的尴尬和无奈。
澳大利亚总理火了,这一次,不是因为跟随美国反华,也不是组成美日澳联盟,没想到竟然
幽梦化蝶飞
2025-07-30 14:12: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