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1岁的赵忠祥,反对34岁的倪萍参评正教授,他拍着桌子喊:“我当主持

历史少年派 2025-07-30 07:54:04

1993年,51岁的赵忠祥,反对34岁的倪萍参评正教授,他拍着桌子喊:“我当主持人时,她才刚出生,有什么资格与我平起平坐?” 倪萍当即质问赵忠祥:“赵老师,我哪里得罪你了?”

2024年12月,倪萍来到中国平安黄山旅居基地,进行了一次特别的旅行。在这里,她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张琳聊起了养老的话题。她回忆道,姥姥那一代并没有养老的概念,年纪大了就在子女家里自然老去。 对于养老,她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姥姥语录》中,她写道,姥姥晚年几次往返于北京和山东,自己希望姥姥能在身边安享生活,而姥姥的儿女们又怕给她添麻烦,不得已接回老家。姥姥高寿至99岁,97岁时还坚持自己洗澡,浴室的门一定要关上,家人只能在门外守着,生怕她摔倒。她总结,老年人的自尊心有时候比年轻人还强,姥姥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超级访问》节目中,倪萍与李静回忆初入央视的经历。那时候,她忙着适应新环境,但仍不忘给同事们“找点乐子”。她曾给王刚、毕福剑打整蛊电话,冒充远方影迷或老家亲戚,随后偷偷观察两人反应,结果被晃到央视大门口,最终无功而返。 她还发现朗昆有洁癖,便特意刨些黄泥抹在门把手上,看着对方一上午擦了三遍门。办公室里有人习惯性喝热水但不自己打水,她干脆把暖壶里的热水全换成凉水。赵忠祥习惯随手把西服丢在椅子上,她便把西服送给收废品的大爷。 被问及赵忠祥的衣服口袋里万一有钱怎么办,她笑着回应:“不可能,赵老师那么抠,兜里绝对不会有钱。”她忙于适应新工作,但依然抽空“整蛊”同事,总结出“人有了爱好,就能忙里偷闲”的经验。

1993年,在一个并不平凡的评审会议上,两位中国电视界的著名主持人,51岁的赵忠祥和34岁的倪萍,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的交锋。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资深主持人,赵忠祥以其威严的形象和犀利的言辞而闻名。而倪萍,尽管已在主持界崭露头角,但在资历和阅历上,显然还稍逊一筹。因此,当倪萍的名字出现在正教授评审名单上时,赵忠祥当即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倪萍,你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开始主持节目的吗?"赵忠祥拍案而起,目光如炬,"那时候,你才刚刚出生吧?凭什么和我平起平坐?" 这一番话,不啻在倪萍脸上重重地抽了一个耳光。一向以沉稳著称的倪萍,也不禁涨红了脸。"赵老师,我哪里得罪您了?凭什么这样说我?" 其实,倪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一个奇迹。出生在山东威海一个普通的家庭,倪萍从小就对艺术抱有执着的热爱。从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的艰难,到在话剧舞台上的磨砺,再到电影《女兵》的试镜,倪萍都凭借着自己的天分和努力,一步步走了过来。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进入中央电视台,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荣耀时刻。但对年轻的倪萍而言,这更像是一场残酷的角逐。在这个等级森严的体系中,没有人会轻易给一个新人机会。冷眼、排斥、质疑......倪萍悉数尝遍了这些苦果。1990年,她接手了《综艺大观》的主持工作,自然亲和的风格,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1999年春晚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赵本山一句“倪萍就是我梦中情人”逗得全场大笑,镜头切到台下,她笑得灿烂。但几乎没人知道,就在春节前几天,她刚刚出生四个月的儿子被确诊先天性白内障,医生警告,如果不尽快治疗,病情可能加重,甚至影响视力和生命。倪萍擦干眼泪,依然站上了舞台,面对全国观众,维持一如往常的笑容。 2004年,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倪萍照例微笑着与观众道别。但这一次,这个笑着说“再见”的主持人,是真的离开了。从1989年到2004年,连续主持十三届春晚的她,正式告别央视。她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治疗之路,奔波于各大医院,白天陪着儿子检查治疗,晚上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抽烟抽到眼睛模糊。 倪萍不惜倾家荡产,只为救孩子。国内治不了,就去美国。机票钱能省就省,一个人抱着孩子坐经济舱,起飞后把孩子放在座位下方,好让他躺平睡觉。她的英语在这期间突飞猛进,医生的话全能听懂,自己虽然说得颠三倒四,但也能交流。等到儿子病好后,英语又全都还给了学校。只要国内有工作,哪怕收入刚刚超过往返机票,她都要飞回来,结束后再立刻飞回美国。 有一次去买菜,菜贩看到她突然流泪,问她:“你是倪萍吧?怎么老成这样了?过得不好吗?” 长年累月的操劳,加上精神压力,曾经端庄优雅的央视主持人,在记者的镜头下成了“身材臃肿”“面容苍老”的女人。 孩子三岁时做了手术,每年都要去美国复查,直到十岁,医生说可以等到结婚时再复查。听到这句话,她眼泪直接甩到了医生脸上,转头对儿子说:“六十岁再结婚吧,妈妈不想再来了。” 从那以后,她渐渐远离人群,写作、画画,选择了不需要观众的生活。她觉得这是一种难得的自由,不需要迎合,也不用说违心的话。

0 阅读:46
历史少年派

历史少年派

带你看遍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