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杜马的议员们最近被塔利班的国歌气得不轻。 2025年7月3日,俄罗斯刚成为全球首个正式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国家,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天,塔利班国歌里的几句歌词就把莫斯科的政客们掀了个底朝天。 事情得从俄罗斯的“务实外交”说起。 早在2024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就一读通过法案,把塔利班从恐怖组织名单里移除。 到了2025年4月,俄罗斯又暂停了对塔利班的活动禁令,彻底为双方关系破冰铺路。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俄罗斯在中亚地缘政治棋盘上的深谋远虑——既想牵制美国在阿富汗的影响力,又想为自家能源企业打开中亚市场。 可谁能想到,塔利班的国歌成捅了马蜂窝。 根据俄罗斯媒体披露,塔利班国歌的第三节和第四节里,赫然写着“他已成为俄罗斯人的坟墓”“看看成堆的头骨,这就是俄罗斯人剩下的”这样的句子。 这些充满火药味的歌词,瞬间点燃了俄罗斯杜马的怒火。 要知道,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可是俄罗斯人心里永远的痛。 当年苏军在阿富汗折戟沉沙,留下的“帝国坟场”烙印至今挥之不去,塔利班国歌里的这些表述,简直是在俄罗斯的伤疤上撒盐。 消息传到莫斯科,杜马议员们坐不住了。 有议员在社交媒体上怒批塔利班“忘恩负义”,质问俄罗斯承认塔利班政权是不是“战略性错误”。 更有人提议,要重新评估与塔利班的外交关系,甚至考虑恢复对塔利班的制裁。 这种激烈反应,让原本被视为“外交突破”的俄塔关系,突然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诡异的是,塔利班方面对这场风波反应冷淡。 截至目前,塔利班官方既没有解释国歌歌词的具体含义,也没有对俄罗斯的抗议做出正式回应。 这种沉默,反而让莫斯科更加抓狂。 有分析人士指出,塔利班国歌里的“俄罗斯人”,很可能指的是苏联时期的侵略者,而非当今的俄罗斯联邦。 但这种历史叙事的差异,显然没能缓解俄罗斯的怒火。 塔利班作为一个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政权,其意识形态中天然包含着对外部势力的排斥。 国歌里的反俄词句,恰恰暴露了双方在价值观层面的根本冲突。 更让俄罗斯尴尬的是,这场风波发生在俄塔关系蜜月期。 就在几个月前,塔利班还向俄罗斯承诺,不会允许阿富汗领土被用来威胁邻国安全。 如今国歌事件爆发,让俄罗斯的外交努力显得有些骑虎难下。 有俄罗斯专家在《观点报》撰文称,承认塔利班是“俄罗斯在欧亚棋局中的关键落子”,但必须警惕塔利班利用俄罗斯的承认来强化自身合法性。 2025年是俄罗斯大选年,议员们急于在选民面前展现“强硬姿态”。 塔利班国歌事件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宣泄口——既能转移国内经济压力的视线,又能塑造“捍卫国家尊严”的政治形象。 这种民粹主义操弄,让原本单纯的外交纠纷,变成了莫斯科权力场的角斗戏。 这场由国歌引发的外交风波,最终可能会以塔利班象征性道歉、俄罗斯选择性遗忘而收场。 但它留下的教训却足够深刻:在阿富汗这个“文明的十字路口”,任何政治算计都必须敬畏历史的重量。
战略要地到手,俄罗斯终于能体面停战了,中国要牢记俄军四个教训7月26日,俄罗斯
【86评论】【8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