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预想中先对抗三百回合,然后在最后时刻妥协不一样的是,欧盟可以说是滑跪在特朗普脚

康安说历史 2025-07-29 18:14:37

跟预想中先对抗三百回合,然后在最后时刻妥协不一样的是,欧盟可以说是滑跪在特朗普脚下,之前欧盟还在对外放狠话,已经准备好了如果谈判失败,将对数百亿的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然后还表示欧盟绝不会妥协。 特朗普一上来就威胁要对欧盟的汽车、钢铁、制药这些关键产业加征 30% 的关税,还把范围扩大到芯片、航空航天这些领域,涉及的贸易额高达 1.6 万亿欧元。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真实施了,欧盟的这些产业估计得元气大伤,他们能不害怕吗? 再加上欧盟自己,内部简直就是一盘散沙。27 个成员国各有各的小算盘,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德国因为汽车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大,就想着赶紧达成协议,别让自家车企受太大损失;法国呢,农业和军工业被美国压着,心里老大不乐意,可又没办法;还有那些东欧国家,出于安全和能源的考虑,更倾向于向美国妥协。 这种内部的分歧,让欧盟在谈判桌上根本没法形成合力,就像一群乌合之众,各自为战,怎么能打得过美国这个有组织的 “正规军” 呢? 而且,欧盟的经济脆弱性也暴露无遗。很多成员国的经济都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尤其是汽车、钢铁这些出口大户。美国一威胁加征关税,它们就慌了神。 就拿德国来说,2024 年美国重回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要是美国真的对德国汽车加征 30% 的关税,德国的经济增长估计就得停滞。 在这种压力下,欧盟哪还有底气硬扛呢?只能选择妥协,先把眼前的危机糊弄过去再说。 还有一点挺关键的,就是欧盟的战略失误。本来冯德莱恩还想着打 “中国牌”,去中国访问一趟,想借着和中国合作来增加对美谈判的筹码。可结果呢,在经贸问题上啥也没谈成,灰溜溜地回来了。 这一下子,欧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谈判筹码,只能乖乖地去和特朗普谈。要是欧盟能早点和中国达成合作,说不定在谈判中还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可现在说啥都晚了。 另外,欧盟的反胁迫机制(ACI)也没起到啥作用。这个机制本来是用来应对外部经济胁迫的,可在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面前,欧盟愣是没敢用。为啥呢?还不是怕真的把美国惹急了,后果更严重。 再看看特朗普这个人,他的谈判风格那叫一个强硬。他根本不管什么公平不公平,就是一味地施压,逼着欧盟让步。 在苏格兰的谈判现场,当冯德莱恩想恭维一下他的时候,他直接来了一句 “那其实并不重要”,现场的人都笑了,可欧盟的尊严却没了。这种赤裸裸的羞辱,欧盟也只能默默忍受,谁让自己实力不如人呢? 还有那个协议的内容,简直就是对欧盟的 “抽血”。美国对欧盟商品统一征收 15% 的关税,欧盟还得承诺对美增加 6000 亿美元投资,采购 7500 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这哪是谈判啊,分明就是美国在抢劫。可欧盟没办法,为了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只能咬着牙接受。 这种妥协,虽然暂时平息了争端,但对欧盟的长期发展来说,绝对是个大麻烦。大量的投资和能源采购,会让欧盟的资金外流,还会加深对美国的依赖,以后再想摆脱可就难了。 其实,欧盟也不是没有想过反抗。他们也准备了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报复清单,可最后还是没敢用。为啥呢?还不是怕真的打起来,自己损失更大。 总的来说,欧盟这次的妥协,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的极限施压、欧盟内部的分歧、经济的脆弱性、战略的失误,还有特朗普的强硬态度,这些都让欧盟在谈判中处于劣势。虽然欧盟之前放了狠话,但在现实面前,也只能低头。 不过,这种妥协并不是长久之计,欧盟要是不解决内部的问题,不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战略自主性,以后还会在类似的问题上吃亏。

0 阅读:8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