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提议:废除五常的一票否决权,结果俄罗斯一票否决,只留下四个字让古特雷斯尴尬了。 事件发生在2025年7月2日,古特雷斯公开建议限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指出这机制影响决策效率,需要提升联合国代表性。 俄罗斯外交部很快回应,扎哈罗娃在发布会上直接批评古特雷斯越权,强调他只是联合国管家,该干本职工作。她的回应简短有力,就四个字“你越权了”,让古特雷斯处境尴尬。 俄罗斯立场是,否决权维护大国平衡,如果没了,国际事务容易被少数国家主导。比如叙利亚问题,美欧想推动动武,中俄多次否决,避免重蹈利比亚覆辙。这机制不是特权,而是防单边主义的阀门。 俄罗斯的否决不光是护自家利益,还在提醒大家,联合国权威靠大国共识。要是强行废除否决权,联合国可能变大国角力场,甚至像当年的国际联盟那样,二战中成摆设。 历史证明,国际秩序稳定离不开大国平衡。五常作为创始国,在维和、反恐、经济援助上投入多,否决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古特雷斯的想法虽有理想成分,但没考虑现实复杂性。 俄罗斯外交部还指出,秘书长若想改革,不如先解决美国拖欠15亿美元会费,这事儿直接影响联合国运转。 再深挖点,否决权的使用历史挺有意思。从1946年联合国成立到现在,五常用过三百多次否决。美国用得最多,主要是中东问题;俄罗斯(包括苏联)次之,涉及东欧和中东;中国用得少,主要护发展中国家利益;英法也用过,但不多。 每次否决,都在关键时刻卡住决议,避免冲动决定。比如1981年,美国否决南非种族隔离决议;2011年,中俄否决叙利亚草案,防外部干预升级冲突。这机制虽有批评,说不民主,但实际维护了和平底线。没有它,联合国早乱套了。 古特雷斯上任以来,一直推联合国改革,2018年就提安理会扩容,增加发展中国家声音。但废除否决权这步走得急,忽略五常不会自废武功。 俄罗斯回应后,其他五常也没支持。美国私下表示维持现状,英国法国类似,中国强调平衡重要。事件凸显联合国改革的难处,程序上卡得死死的。秘书长提议虽有善意,但越界了,扎哈罗娃的四个字点出本质。 后续发展上,提议没推进,因为宪章改动需五常一致,俄罗斯反对就黄了。几天后,联大讨论转到财政危机,美国欠费问题成焦点,影响维和和日常运作。 古特雷斯调整重点,抓气候变化和难民事务,继续任期工作。扎哈罗娃保持职位,处理外交新闻。国际社会承认否决权在防单边作用,避免类似干预。俄罗斯守护秩序,古特雷斯仍活跃全球。 话说回来,这事儿闹腾一阵,联合国还是老样子。五常的否决权像个保险丝,坏了容易短路。古特雷斯想改无可厚非,但俄罗斯一票否决,四个字“你越权了”让事儿尴尬收场。 现实就是这样,大国博弈没那么简单。联合国建了80年,机制虽老,但管用。废除否决权听着公平,其实风险大。要是没了牵制,谁知道下一个冲突怎么闹。想想二战后世界和平多少年,多亏这机制平衡。
联合国秘书长提议:废除五常的一票否决权,结果俄罗斯一票否决,只留下四个字让古特雷
诸葛利剑
2025-07-29 15:24:16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