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战场,125师擅自撤退,导致数万美军逃走,军长吴瑞林怒道:“若非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7-29 15:11:53

1950年,朝鲜战场,125师擅自撤退,导致数万美军逃走,军长吴瑞林怒道:“若非125师临阵退缩,咱们42军绝对能成第二个‘万岁军’!”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0年11月,朝鲜半岛寒冬凛冽,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拉开帷幕。

此战关乎全局,志愿军志司决心重创“联合国军”。

精心策划的战役计划中,第38军与第42军承担着关键的双重包抄任务。

第38军攻占德川后,需以最快速度穿插至三所里、龙源里,构成内层包围圈。

第42军则负责攻克宁远,继而向更远端的顺川、肃川疾进,在外层建立第二道封锁线,彻底封死敌军退路。

战役很快打响。

第38军攻势凌厉,一天之内便攻克德川,歼敌3788人。

第42军亦不逊色,迅速拿下宁远,毙伤俘敌3249人,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与物资补给,为后续行动减轻了后勤压力。

开局顺利,战役形势正向志愿军预想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是更为关键的纵深突击阶段。

第38军113师肩负抢占三所里、龙源里的重任。

在寒冷刺骨的冬夜,全师指战员背负沉重装备,顶风冒雪进行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强行军。

11月28日,113师先头部队成功抢占三所里,随后又分兵控制了龙源里,牢牢卡住了美第9军南撤的咽喉要道。

随后几日,38军将士在此浴血奋战,依托有利地形顽强阻击,击退了美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的疯狂进攻,将数万敌军牢牢钉死。

此刻,外层包抄的第42军也迅速行动起来。

根据军长吴瑞林的部署,第125师作为先锋,沿假仓里、月浦里路线扑向顺川。

125师先头部队抵达月浦里并发起夜袭,击溃了当地守敌。

师长王道全果断命令主力迅速肃清残敌,同时令第375团轻装简从,不惜一切代价火速抢占顺川,切断敌军最后的生路。

可惜,战场瞬息万变。

当第375团满怀信心地扑向新仓里时,却意外遭遇了美军。

惨烈的战斗在新仓里打响。

375团前锋连表现出色,以手榴弹炸毁3辆美军坦克,俘虏30余人。

但美军战机很快加入战团,猛烈轰炸使我军阵地陷入火海,部队伤亡陡然加剧。

面对骤变的敌情和严重伤亡,125师指挥层在进攻决策上出现分歧。

师长王道全犹豫不决,政委谭文邦倾向于稳妥防守。

副军长胡继成权衡后,决定增调124师协同进攻。

更为不利的是,配属的炮兵在增援途中遭敌机空袭,损失火炮十余门,辎重车辆几乎全毁。

在缺乏重火力的情形下,强攻装备坦克、重炮的美军精锐团,前景难料。

前线指挥员再次陷入争论,从29日夜一直犹豫到30日凌晨。

最终胡继成拍板,将情况上报军部定夺。

当42军军长吴瑞林收到这份充斥着犹豫和困难的报告时,已是怒不可遏。

他深知顺川的战略意义。

这是敌军最后一道逃生门!

吴瑞林立即下令第124、125两师不顾一切发起进攻。

但战机稍纵即逝,就在这关键的两天里,战场形势已发生根本转变。

美军骑1师师长盖伊少将察觉左翼友军已无法突围,果断下令全速向顺川收缩集结后火速南撤。

当124师和125师终于重整部队强攻新仓里时,所面对的几乎是一座空营。

这场本可全歼美军主力的战役,最终未能达成最理想的战果。

多年后,痛心疾首的吴瑞林军长曾扼腕长叹:“如果穿插到位,我们就是‘万岁军’了!”

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饱含深刻教训: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果断的决心往往比完美的条件更为重要。

0 阅读:49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