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军连长转业回家,可在登上火车的时候,他却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乞丐,正在追着他跑,连长仔细一看,顿时愣住了!
1950年春天,办好转业手续的刘玉明在徐州车站登上回乡的汽车。
车辆启动瞬间,他瞥见窗外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正拼命追赶。
他急忙喊停司机,下车后发现追车者竟是六年前的新婚妻子梁怀玉。
1944年,战火中的山东莒南县洙边村刚遭扫荡,人心惶惶。
十七岁的梁怀玉是村里出名的姑娘,被称为“金凤凰”,担任识字班队长,教妇女认字、做军鞋,还唱抗日歌曲。
夏日一场动员参军大会上,面对无人站出的冷场,焦急的梁怀玉高喊:“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
话音未落,邻村孤儿刘玉明挤出人群,坚定应征。
不久,这对青年简单成婚。
婚礼当天,身着旧军装的刘玉明刚喝了两杯水酒,便随集合号声匆匆离家。
梁怀玉从此成为留守军属。刘玉明跟随部队南征北战,从士兵升至连长,战功赫赫,却也与家乡彻底断了音讯。
梁怀玉在洙边村独自挑起家庭重担,侍奉刘家年迈双亲及年幼妹妹,种田劳作、组织支前,艰辛度日,毫无怨言。
时光流逝,刘玉明五年杳无音信引发议论。
有人试探问梁怀玉:“玉明这么久没信,会不会……”
她总是咬唇摇头:“他忙大事呢。”
1949年初,听闻徐州解放且刘玉明部队驻扎附近,她立刻带上干粮和积蓄,徒步几十里赶至徐州,却得知部队刚调离,失望而回但仍坚持打听。
1950年春天,消息再次传来。
梁怀玉怀揣希望第三次赴徐。
苦寻半月,她终于在驻军地找到丈夫。
然而,眼前精神焕发、胸佩勋章的刘玉明让自惭形秽的她不敢相认。
眼看丈夫转身上车,梁怀玉不顾一切追赶呼喊。
刘玉明惊见车后追来的身影,紧急叫停。
车门处,两人相对无言。
刘玉明声音沙哑问:“怀玉,是你?”
梁怀玉泪如泉涌,只答一字:“嗯。”
在部队短暂停留时,梁怀玉的破衣与官兵整洁形成对比。
很快,刘玉明被分配到山东临朐县公安部门工作。
分别前,他承诺安顿好即接她团聚。
梁怀玉只轻声嘱咐:“别再撇下我。”
刘玉明在临朐勤奋工作,但常对着一张徐州合影出神。
照片里重逢的喜悦掩不住妻子疲惫面容。
梁怀玉在村里继续等待丈夫归来,辛勤操持家务,这一等又是三十年。
她靠种地、纺织、打零工艰难维生,从不诉苦。
1980年,刘玉明退休立刻返乡。
村庄已变,唯老槐树和矮土墙唤起旧忆。
推开家门,见梁怀玉坐在灶边为孙子缝衣。
她抬头起身,擦擦手道:“回来啦?”
刘玉明紧握她粗糙双手哽咽:“回来了,再不走了。”
梁怀玉的坚韧终获回报,1992年被授予山东省“红嫂”和“三八红旗手”称号。
晚年两人常坐院中。
刘玉明会讲部队往事,梁怀玉安静倾听,偶尔轻声问:“那年徐州车站,车若开走,你还会回来吗?”
刘玉明默然,深知迟来的相守是妻子用一生坚守换来的。
2002年,梁怀玉病逝。
葬礼简朴。
墓前,刘玉明久久伫立轻语:“怀玉,等下我,下辈子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