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湖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在商店买东西时,听到一个售货员的声音很熟悉,于是闻声寻人,上前便问:“你是不是任长江?”,对方一听,吓得顿时脸色苍白,双腿发软。
要知道任长江可不是普通售货员,他曾经是王树声手下的兵,当年在部队里,任长江也算是个能干的战士,跟着王树声打过不少仗。
可谁能想到,昔日的战友重逢,一个成了军区首长,一个却躲在商店当售货员,见面时还吓成这样。
事情要从解放战争说起,任长江在部队里表现不错,被提拔当了干部,但却有个毛病,就是爱贪小便宜。
有一次部队转移,他负责保管一批军饷,看着那么多钱,鬼迷心窍地动了歪心思,趁着夜深人静,他卷走公款逃跑了。
那个年代,逃兵可是重罪,更别说还带着军饷逃跑,任长江知道自己犯的是杀头的罪,一路东躲西藏,最后化名在武汉这家商店当了售货员。
他以为这辈子就这么隐姓埋名过下去了,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老首长。
王树声是什么人?那可是从黄麻起义一路打出来的老革命,眼睛毒得很。
虽然任长江改了名字,模样也变了不少,可那声音骗不了人,他一听就认出来了,这才有了商店里那一幕。
任长江吓得直哆嗦不是没道理的,那时候对逃兵的处罚非常严厉,更别说他还贪污军饷,按照军法,枪毙都不为过,他以为王树声是来抓他的,当场就吓得站不稳了。
出乎意料的是,王树声并没有立即叫人把他抓起来,老将军把任长江叫到一边,详细问了他这些年的情况。
原来任长江逃跑后一直担惊受怕,钱也没敢花多少,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他早就后悔了,可又不敢去自首。
王树声考虑再三,决定给这个曾经的部下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他让任长江把贪污的钱都交出来,然后亲自带着他去自首。
考虑到任长江确实有悔改表现,加上主动退赃,最后从轻判处他有期徒刑。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不小震动,有人说王树声太心软,对这种叛徒就该严惩,也有人觉得老将军念旧情,给了迷途知返的人一条生路。
其实,王树声的做法体现了我军一贯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绝不姑息,但对真心悔改的人也会给出路。
不过,经此后,任长江算是捡回一条命,他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后来还获得了减刑。
出狱后,他老老实实做人,再没干过违法的事,每次想起当年的事,他都感激王树声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人难免会犯错,但关键是要有勇气面对和改正,王树声的处理方式既维护了军纪的严肃性,又体现了革命队伍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