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一切打垮中国?真正“敌人”出现!不是美国,普京反成大赢家。 谁能想到,中国车企以为在俄罗斯找到“第二春”时,一记最狠的“背刺”却来自这位“好兄弟”。普京这一手,玩得确实是炉火纯青。 这记回旋镖打得有多疼,当初的蜜月期就有多甜。2022年西方车企因为各种原因撤出俄罗斯后,中国车趁机补位,短短两年时间市场份额从9%冲到61%。 莫斯科街头跑的车,十辆里有六辆是中国牌子,那时候俄罗斯对中国车可是笑脸相迎,就连官方媒体还专门报道过,中国SUV在西伯利亚严寒里的可靠表现,说是帮他们解决了“车荒”难题。 谁能想到,两年后的2024年,风向突然就变了,先是俄罗斯把之前少收的税费一笔勾销,转头变成“报废税”,直接让中国车成本往上跳了一大截。 紧接着汽车报废税一下子涨了70%到85%,原本卖15万的车,硬生生被逼到30万,高端车型更是卖不动了。 到了2025年2月,俄工贸部长公开在采访里说中国汽车“毛病太多”,刹车异响、电路故障这些小问题被无限放大,还要求加严审查。 这话听着就不对劲,要知道之前他们自己的本土车,小毛病也不少,怎么轮到中国车就突然“严格”起来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质量问题,是普京政府想“以市场换技术”,他们看着中国车卖得好,想逼着中国车企把工厂建在俄罗斯,把生产线、技术都转移过去,好给本土车企腾地方。 这招确实有点效果,本土车企销量一下子涨了三成,但代价是把中国这个合作伙伴架在火上烤。 有人会说,欧盟不也这样对待我国车企?这事儿跟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还不一样。 欧盟内部吵得厉害,德国车企因为在中国有大生意,一直反对加税,中国这边也留着余地,开放工厂参观、反制法国白兰地,都是为了把谈判桌保住。 可俄罗斯不一样,它不是美国的小弟,甚至在很多国际问题上跟中国站在一边,这种“自己人”来的压力,反而更让人警惕。 也有人说俄罗斯这是急了,本土车企被中国车打得快没活路了,才出此下策。 确实,中国车性价比太高,同配置的SUV,中国品牌比俄罗斯本土车便宜三成,还带智能驾驶,老百姓当然更喜欢高性价比。 但保护本土产业不能靠薅盟友羊毛,这种保护主义短时间能让本土车企喘口气,长期来看,只会让他们失去竞争压力,最后还是造不出好车。 有意思的是,中国车企没被这波操作打退,上百款新车已经在准备登陆俄罗斯,并且针对当地市场做了优化,有的专门加固了底盘适应烂路,有的把空调制热功率提高了50%应对严寒。 还计划在当地建零部件仓库,把物流成本降下来,这招其实挺聪明,你要本土化,我就真扎根,既保住市场,又不让核心技术外流,比硬碰硬划算多了。 说到底,国际合作从来不是请客吃饭,俄罗斯的算盘打得响,中国车企的应对也不含糊。 这种博弈不一定是“打垮谁”,更像是在磨合中找到新的平衡,只是这个过程里,信任这东西一旦有了裂痕,想补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惜一切打垮中国?真正“敌人”出现!不是美国,普京反成大赢家。 谁能想到,中国车
雅静幽梦语
2025-07-29 09:37: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