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6月10日,四川南充,78岁的女儿把104岁的父亲送到养老院,女儿流着眼泪,愧疚地说:“爸爸我也不想把你送到这里,你跟我生活二十几年,如今我身体也不好,没力气伺候你了。”父亲坐在轮椅上,点着头缓慢地说:“没事的,没事的,我在这挺好的,你不是经常来看我吗?” 原来,陈阿姨(化名)的父亲已过期颐之年(104岁),二十多年来,他像个“老小孩”,跟着女儿生活。从前,陈阿姨总能把日子料理得妥帖。 可近几年,腰椎间盘让她弯不下腰,膝盖积水让她走两步就钻心的疼,连给父亲换洗衣物都要歇三次。 更难的是,除了104岁的父亲,82岁的女婿也疾病缠身,行动迟缓,每天,陈阿姨不仅要给父亲喂饭,还要帮女婿擦身,深夜轮流照顾起夜的两人,甚至常常熬到天蒙蒙亮才能合眼。 “我怕哪天撑不住,连给爸爸端杯水的力气都没了……”送父亲去养老院前,陈阿姨对着镜子抹泪,白发混着泪珠,晃得人心酸。 送父亲入院那天,陈阿姨特意穿了父亲最爱的黑白格衬衫。父亲坐在轮椅上,脊背更驼了,手也抖得握不住拐杖,却仍努力把背挺直:“妮儿,别难受,我在这听话。” 办理手续时,陈阿姨反复跟护工叮嘱:“我爸爱吃甜烧白,牙口不好要炖得烂……” 话没说完,眼泪又涌出来。父亲颤巍巍抬手,轻轻拍着她的手背:“没事的,你不是常来看我嘛。” 之后,天气好的时候,她会推着同样年迈的女婿,慢慢挪去养老院。给父亲带碗温热的银耳羹,陪他坐在树荫下唠嗑,端午节的时候,她折了红纸花递过去:“医院不让带真花怕过敏,这朵纸花陪您过节”,百岁老人捧着纸花像吃了蜜一样笑。 而陈家82岁的女婿,虽行动不便,却总劝陈阿姨“别熬自己,咱仨能互相照应一天是一天”。这份“互相搀扶”,让“衰老”不再是冰冷的词,三代人的牵挂,把苦难熬成了“再难也不松手”的温暖。 故事传到网上,评论区成了“催泪池”: 有人截图父亲拍女儿手背的画面,说“78岁在104岁面前,永远是被疼的孩子”; 也有人感叹:“太感人了!没办法了,现实中这种情况太多了,如果父母亲岁数大了独生子女也老了,这照顾起来太难了。” 还有人分享自家故事,“我奶奶90岁送太奶奶去养老院,每次探望都带块桃酥,老一辈的牵挂,就是再难也守着”; 其实当104岁的父亲说“没事的”,当78岁的女儿往返于养老院与家,当82岁的女婿在轮椅上默默支持,我们看见:亲情从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轮回,是哪怕所有人都成了需要照顾的小孩,这份牵挂也永远“在线”。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破防了!”6月10日,四川南充,78岁的女儿把104岁的父亲送到养老院,女儿流
小张主张
2025-07-29 08:18:0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