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厂矿职工电影院吗? 计划经济时期,国企办社会,包括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部门都是企业自办的,还有许多企业有自己的电影院,当时人们也称俱乐部。我们厂的电影院是苏联援建的,可以容纳2000多人,平时除了放电影,还可以开大会、文艺汇演等。记得我小时候父母经常领着我去看电影,最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影片,对于样板戏和外国片子则一会儿就睡着了,到电影散场的时候,被父母叫醒。 电影院里的座位从舞台往后一排比一排高,能高出2米多,呈扇面形状,这样就可以保证2000多人都能看到节目。座位中间的一排是1号,左右两边分别是单数和双数座位。当时看一场电影才一两毛钱,而且我们小孩子都是偷偷钻进去,不花钱。 当时的电影票是一个2cm宽的薄纸条,上面印着座位号:几排几号,一头是副券。进场的时候,工作人员把要把副券撕掉,以防有人拿上票又进来了。 记得电影院里播放《少林寺》的时候,那才是万人空巷场场爆满,许多学生都剃了光头,每天打打杀杀,甚至有的人从家里偷钱跑到河南登封,要出家拜师学艺。 从2000年以后,由于年久失修,我们厂的电影院已经荒废了。为了防止发生意外,门窗都被砖封死了,但是都一直保留了下来。而许多地方类似的电影院在城市改造中拆除掉了。
你还记得厂矿职工电影院吗? 计划经济时期,国企办社会,包括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部
幻波说历史
2025-07-29 07:16:38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