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一有名武师收了个二愣子当徒弟,为应付了事,武师把一门谎称是“独门绝技”教给

历史趣闻社 2025-07-29 00:09:47

古时,一有名武师收了个二愣子当徒弟,为应付了事,武师把一门谎称是“独门绝技”教给了他。谁知,数年后,二愣竟用这招“独门绝技”挽救了武师的性命。 说起来这武师,在当地也算响当当的人物,一手“流星拳”打得出神入化,收的徒弟不是机灵的就是有天赋的。唯独这二愣子,是邻村王屠户硬塞来的,说孩子身板结实,就是脑子转得慢,想让武师教教规矩。武师抹不开面子收了,可教起来真犯愁——一套入门拳,教了仨月,二愣子还记不住招式顺序,急得武师直拍大腿。 这天武师蹲在院里看徒弟们练拳,见二愣子又把“白鹤亮翅”做成了“鸡刨食”,心里头那点耐心耗光了。他瞅着院角那棵老槐树,灵机一动,冲二愣子喊:“你过来。”二愣子颠颠跑过来,挠着头笑:“师父,我又做错了?”武师指着槐树:“从今天起,你别学那些花架子了,就练这个——抱树桩。” 他给二愣子做了示范,俩胳膊圈成圆,贴着树干,腰腹绷紧,膝盖微弯,就像抱着棵无形的树。“每天卯时起,抱一个时辰,啥时候能抱着树站到纹丝不动,就算入门了。”武师嘴上说得严肃,心里头却在打鼓——这招是他小时候听师父随口提的,说能练下盘稳当,可他自己从没正经练过,如今拿出来糊弄二愣子,觉得再合适不过。 二愣子倒不疑有他,听完就往树跟前一站,规规矩矩地抱起来。刚开始站半个时辰就腿抖,额头上的汗珠子砸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其他徒弟见了,偷偷笑他傻:“师父明显是嫌你笨,拿个破招式打发你呢。”二愣子听见了,也不恼,就咧着嘴笑:“师父说有用,就有用。” 就这么着,春去秋来,院里的槐树落了三回叶,发了三回芽,二愣子每天雷打不动地抱着树桩站着。天热的时候,汗把衣服浸得能拧出水;天冷的时候,手脚冻得通红,可他的腰杆始终挺得笔直,胳膊圈着树干的力道,好像要跟树长到一块儿去。武师偶尔经过,看他那憨样,心里头有点不是滋味,可转念一想,反正这孩子也学不会啥高深功夫,能有个营生混口饭吃就行,也就没再管。 变故出在第五年的冬天。武师那会儿名气越来越大,有人不服气,托人递了战帖。来挑战的是个练铁砂掌的黑脸汉子,听说手劲能劈碎青石。武师想着自己流星拳灵动,未必输给他,就应了下来。谁知道那汉子不光手硬,脚下还稳,武师的拳头打在他身上,就像打在棉花裹着的石头上,没多大用处。反倒被对方逼得连连后退,退到院墙根的时候,后腰撞在石头上,疼得他差点喘不上气。 黑脸汉子瞅准机会,砂锅大的拳头带着风就砸过来,眼看就要落在武师面门上。周围看热闹的人都惊呼起来,武师自己也闭了眼,心想这下完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黑影“噌”地冲了过来,不是别人,正是刚从伙房端着菜过来的二愣子。他看师父要吃亏,啥也没想,三步并作两步扑过去,正好撞在黑脸汉子侧面。更奇的是,他没挥拳,也没踢脚,就那么保持着抱树桩的姿势,俩胳膊一伸,死死圈住了汉子的腰。 黑脸汉子正发力呢,冷不丁被人抱住,气得骂了句“滚开”,使劲想挣开。可他左拧右挣,那腰就像被铁箍箍住了似的,纹丝不动。二愣子的胳膊看着细,可圈住人的时候,力道往一处聚,就像老树根往地里扎,怎么都扯不开。武师趁这功夫,赶紧往旁边一滚,躲开了拳头,等他爬起来的时候,见二愣子还死死抱着那汉子,脸憋得通红,嘴里就念叨一句:“别打我师父。” 最后还是围观的人上来拉开的。黑脸汉子被松开的时候,瞪着二愣子,一脸纳闷:“你这啥功夫?看着不起眼,怎么这么大劲?”二愣子挠挠头:“师父教的,抱树桩。” 武师站在旁边,看着二愣子冻得发紫的耳朵,还有他胳膊上因为常年抱树磨出的厚茧,心里头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他这才明白,自己当年随口糊弄的一招,被这孩子用五年的时间,练成了真功夫。那哪是抱树桩啊,分明是把一股子憨劲、一股子执着,全练进了骨头里。 从那以后,武师再也不敢敷衍二愣子了。他把自己压箱底的功夫拿出来,一招一式地教,二愣子虽然学得慢,可只要学会了,就练得比谁都扎实。后来二愣子也成了当地有名的武师,有人问他最拿手的功夫是啥,他总说:“还是抱树桩。你把根扎稳了,啥风都吹不倒。” 故事改编自民间小故事

0 阅读:53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