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是不怎么爽杜聿明的,毕竟两个人都是中央军“小派系”的头头,第74军和第5军

民国往事 2025-07-29 00:05:54

王耀武是不怎么爽杜聿明的,毕竟两个人都是中央军“小派系”的头头,第74军和第5军系统,都算是个小山头,而就抗日战绩来说,第74军也不遑多让第5军,这种心态很江湖。 王耀武和杜聿明,那可是中央军里的“小团伙”头头儿,一个带着第74军,一个领着第5军。王耀武,山东泰安的老少爷们儿,1904年来到这世上,黄埔军校三期的高材生。抗战那会儿,他带着第74军,淞沪、南京、长沙、常德,哪儿哪儿都冲在最前头,特别是常德会战,守着城跟敌人杠了18天,直接给整了个青天白日勋章。杜聿明呢,陕西米脂的汉子,黄埔一期的大佬,1939年就坐上了第5军军长的宝座,昆仑关大战一战成名,后来还升了第五集团军总司令。这俩人虽然都是中央军的亲信,但资历、小圈子、战功、资源分配这些个事儿,搞得他们关系有点微妙。 到了1948年济南战役,王耀武愣是没听杜聿明的劝,没及时收拾了吴化文那帮人,结果西线起义,济南丢了,俩人都成了俘虏,一块儿进了功德林。 王耀武和杜聿明,一个是第74军的硬汉老大,一个是第5军的机械猛男,在中央军里都是响当当的角色。不过这俩人之间,老有那么点说不明白的小隔阂。这隔阂不是战场上见谁灭谁的狠劲儿,而是小圈子里的暗暗较劲,是那种“你牛啥,咱也不赖”的江湖味儿。 王耀武,从小家里穷,全凭战场上玩命才混出个模样。第74军那是中央军的步兵尖刀,纪律严明,战斗力爆棚,专挑硬骨头啃,守城战更是拿手好戏。淞沪、南京、长沙三连击,再加上常德会战57师死守18天的壮举,第74军打出了威风,王耀武也因此升了官,成了第24集团军司令,手握大权,风光无限。可他这人实在,不认亲不认戚,全凭战功说话,这样一来,在中央军里那些个讲资历的大佬眼里,他就有点不受待见了。杜聿明这家伙,那可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起点就比一般人高。早年玩装甲兵团,玩得那叫一个溜。1939年一接手第5军,昆仑关一战,直接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到了1942年,还当上了远征军副司令,虽然也有败的时候,但人家战略眼光独到,蒋介石那是相当信任他。第5军,那可是机械化部队,装备好得不得了,火力猛得很,和第74军那是完全两个风格。杜聿明这人,脑子转得快,人脉也广,资源多得很,在派系里自然是混得风生水起。 可这样一来,王耀武心里就不太平衡了。第74军打的仗也不少啊,伤亡也挺大,但宣传、资源、晋升机会老是被第5军给抢了。特别是1939年以后,第5军那声势,是越来越旺,第74军这边啊,心里多少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到了1948年济南战役,两人关系的裂痕那是彻底露馅了。王耀武守着济南,杜聿明呢,是徐州剿总的副总司令,名义上还能指挥山东的部队。杜聿明提醒王耀武要小心吴化文,还建议削了他的兵权。可王耀武呢,因为不信任杜聿明的插手,就没听他的。结果呢,吴化文起义了,济南西线直接崩溃,济南也就这么迅速失守了。王耀武被俘虏了,杜聿明也没跑掉,淮海战役中第5军全军覆没,他也成了战犯。这俩人,从战场上斗得跟乌眼鸡似的,到后来在功德林成了“难兄难弟”,你说这命运是不是爱开玩笑?王耀武呢,1959年就提前“毕业”了,晚年过得那叫一个深藏不露;杜聿明呢,晚了两年,1961年才“重获自由”,然后就靠写回忆录打发日子了。那些个曾经的你来我往、恩怨情仇,在历史的大河里,早就漂得没影儿了。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民国往事

民国往事

新旧交替的时代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