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名中国男子以2.7亿的价格,从法国购得了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当对方

幽默风趣乐开怀 2025-07-28 21:03:56

2009年,一名中国男子以2.7亿的价格,从法国购得了圆明园的兔首和鼠首,当对方要求付款时,他却说道:“我为什么要付钱?这两只兽首本来就是我们国家的珍宝,被你们抢走了,我们现在不过是将其归还给原主罢了,如果我买回来,反而是在接受你们的劫掠行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9年2月25日,一场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拍卖会,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拍卖场上,两件文物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圆明园流失的兔首和鼠首。 这两件铜像曾经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喷泉装饰,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掠夺,之后流落海外,那一天,它们被摆上了拍卖台,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拍卖会设在巴黎大皇宫,是为已故设计师伊夫·圣罗兰举行的私人收藏品拍卖,主持这场拍卖的是法国知名的佳士得拍卖行,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各国的藏家和机构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这两件文物的归属。 起拍价设为900万欧元,但随着竞价逐步升温,价格一路攀升,最终,一位来自中国的电话竞买者以3149.12万欧元的价格——折合当时人民币约2.7亿元——成功夺标,这位竞买者名叫蔡铭超。 蔡铭超是福建厦门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投身文物收藏行业,他低调行事,却在圈内声誉不小。 他曾高价购入多件重要的中国文物,并参与不少流失文物的回购工作,此次参与竞拍,他并没有亲临现场,而是通过电话委托的方式完成出价。 拍卖成交的消息一经公布,国内舆论迅速沸腾,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大众纷纷点赞,认为中国人终于将这两件国宝买了回来,然而真正的转折出现在拍卖结束后。 当佳士得拍卖行要求买家支付成交款项时,蔡铭超通过声明回应,他拒绝付款,他说,这两件兽首本来就属于中国,是当年被强行掠夺走的国宝,今天出现在拍卖会上,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亵渎。 他拒绝付款,是因为不愿接受用金钱去“认购”被抢走的东西,他的这一举动,立刻成为国际焦点。 拍卖行方面震怒,指责其违背竞拍规则,严重扰乱拍卖秩序,并多次公开表示将追究法律责任,佳士得方面随后宣布交易取消,两件兽首未能交付。 蔡铭超并未因此后退,他公开表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民族情感和对历史的尊重,他不愿意用金钱去承认文物被掠夺的事实,他认为这些文物应当无偿归还,而非成为西方拍卖场上反复牟利的工具。 他清楚自己的举动在拍卖界意味着什么,也明白自己可能因此被列入黑名单,他确实付出了代价,在那之后,他创办的拍卖公司逐渐淡出拍卖圈,他本人也不再出现在国际大型拍卖场上。 尽管他未能将兽首带回,但他的行为点燃了国内民众对流失文物的关注和情感,许多人视他为民族英雄,也有人质疑他的方式是否过激。 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讨论中,一句“我为什么要付钱?这本就是我们的东西。”成了人们反复提起的金句。 事件发生后,中国社会各界加强了对佳士得母公司——法国皮诺家族旗下奢侈品牌的抵制呼吁。 一时间,文化与商业利益形成了交叉压力,经过四年多的交涉与外部环境的变化,2013年4月,皮诺家族宣布将这两件兽首铜像无偿捐赠给中国,这两件文物最终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正式归还国家。 蔡铭超本人并未出现在归还仪式上,他并未因事件而高调出名,也没有利用这次事件去获取更多社会资源,他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只简单表示,这件事已告一段落,他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虽然事业受到巨大影响,但他认为那是值得的,他希望更多人关注流失文物的命运,也希望未来文物能以合理的方式重归本土。 兽首事件没有改变拍卖规则,却让更多人意识到文物背后的历史与情感,蔡铭超用一次拒绝付款的举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文物归属的讨论。 他没有用钱去换回文物,却用行动留下了一个问题:面对被夺走的历史,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方式去回应?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但那句“我为什么要付钱?”依然在很多人心中有回响,兽首最终归来,是否全因蔡铭超一人之力,没人能说得清,但他的声音,曾经在沉默的交易背后,留下一道不容忽视的回响。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泉州晚报——泉州商人蔡铭超曾2.8亿竞下鼠首和兔首 拒付款拖延拍卖

0 阅读:55
幽默风趣乐开怀

幽默风趣乐开怀

幽默风趣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