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北约打败俄罗斯,不容置疑的是这个武装到牙齿的军事组织就会调转枪口,杀向东亚,开始威胁我们,日韩就是它的帮手?国内很多网友替西方国家唱赞歌,岂不知美欧霸权它们认为我们就是对手,不管你怎么做都改变不了这一现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北约的扩张战略依然保持着强烈的活力。 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北约的东扩成为了国际政治的重大议题。西方国家曾多次向俄罗斯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展一寸。 然而,随着多个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逐渐被压缩,最终导致了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这场冲突不仅仅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局部战争,更是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乌克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对抗的“代理人”,而俄罗斯则被迫采取了更加激烈的应对措施。俄罗斯的反应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更是为了捍卫自己在国际秩序中的位置。 这场冲突表面上是因为乌克兰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试图通过削弱俄罗斯的力量,重构全球秩序。而这一切的背后,正是北约扩张所带来的战略压力。 北约的这一扩张不仅仅局限在欧洲。在过去的几年里,北约高层频繁提出所谓的“大国竞争”和“战略全球化”概念,试图将欧洲的对抗模式引入到印太地区。 2023年,北约峰会首次邀请了非欧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正式将亚太地区纳入其战略合作的范畴。 这一举动标志着北约不仅仅局限于欧洲战场,而是开始将其影响力扩展至全球。随着北约的“亚太战略化”逐步推进,西方国家对东亚地区的军事布局也愈发密集。 美日韩三国近年来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尤其是在日本海进行的空中与海上联合演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双边合作,而是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军事协作。 美日韩之间的军事互通和情报共享机制逐步成熟,这一切都在向一个新的军事合作框架靠拢,类似“亚太小北约”的模式正在悄然成型。北约通过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在东亚地区推动着与俄罗斯和中国对抗的战略布局。 这一系列的军事安排显然超出了传统的双边同盟合作的范畴,标志着北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扩展。 在这场全球范围的博弈中,美国的“双线战略”逐渐清晰。美国不仅要消耗俄罗斯的力量,同时还要通过牵制中国来保护其全球主导地位。对于美国来说,俄罗斯的削弱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国的崛起则是美国所必须应对的挑战。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美国在东亚地区加强了与日本和韩国的军事合作,尤其是在朝鲜半岛局势复杂化的背景下,日韩两国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日益靠拢美国,成为了美国的关键盟友。 日本在过去的几年里,特别是在2022年后,逐步调整了自己的防务战略,打破了战后“专守防卫”的政策,开始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并明确表示要加强反击能力。 2023年,日本与美国的合作更进一步,双方不仅在军事上进行联合演习,还讨论了共同应对亚太地区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 这一转变,标志着日本不再仅仅依赖美国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主动加强军事能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韩国的情况则稍显复杂。尽管韩国与日本在历史和环保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在军事上,韩国却毫不犹豫地站在了美国一方,尤其是在朝鲜半岛的安全局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韩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加深。 韩国希望通过“抱大腿”的方式换取自身的安全,但这也意味着它在地缘政治上将被进一步牵制,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部分。 在全球政治舞台上,中国的崛起无疑是西方最为担忧的问题之一。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都让西方国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的“印太战略”明确显示出其对中国崛起的敌意与焦虑。 在军事上,美国通过增强与日本、韩国等国的军事合作,逐步加强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在科技上,美国则通过“中美科技脱钩”,遏制中国在全球技术领域的崛起;在经贸上,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裁,力图通过经济手段排挤中国;在意识形态上,西方国家则通过污名化中国,塑造中国作为“威胁”的形象。 在国内,依然存在一些声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和理念,认为中国应当与西方国家建立更加合作的关系,融入全球秩序。 然而,这种观点无疑是天真和危险的。在国际政治中,永远没有“无私的善意”。 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霸权秩序,从来都是以自身利益为驱动的。 而中国的崛起恰恰挑战了这种秩序,因此不论中国如何低调,如何强调和平共处,西方国家依然视其为战略对手。 信息来源:警惕北约加强军事存在威胁亚太地区安全——人民网
挂红旗也照打不误?中方呼吁停止袭击后,胡塞不再给中国特殊待遇! 7月27日晚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