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美元年薪”“库克7倍”“华人AI大神被挖”——过去两周,这些炸裂关键词把朋

森森视野 2025-07-28 15:15:51

“2亿美元年薪”“库克7倍”“华人AI大神被挖”——过去两周,这些炸裂关键词把朋友圈刷成热搜。主角庞若鸣,本科上海交大,在谷歌干了15年,2021年被苹果请去带队做Apple Intelligence,如今被Meta用一张价值2亿美元的薪酬包直接抱走。别急着羡慕,那2亿并不是立刻到账的现金,而是股票+奖金+绩效的“大拼盘”,想拿满得在Meta待够年头,还要公司股价一路狂飙。可即便如此,数字依旧刷新硅谷打工天花板,连C罗都得侧目。 更刺激的是,扎克伯格亲自督战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名单外泄:14人里8张华人面孔,清华、北大、中科大、浙大轮番出镜,OpenAI和DeepMind被挖得连夜改门禁。与此同时,微软一次性从谷歌DeepMind打包带走24名核心工程师,xAI的12人创始团队5位是中国培养的科学家,合影里80%华人面孔。有留学生自嘲:“在国内实验室啃馒头,到了硅谷直接年薪百万美元起步,换谁都心动。” 数字更能戳心:亚马逊给初级数据工程师开到23万美元,折合166万人民币;国内不少顶尖应届硕士还在为几千月薪挤地铁。一边是华人天才在海外被当成“战略核武”,一边是本土青椒熬夜申经费、抢不到GPU。落差之大,连《中国科学报》都忍不住感慨:“从唐太宗开始打工,到现在才能攒够2亿美元”。 故事背后是一场“算力+自由”的争夺战。Meta向候选人承诺“GPU无限量”,OpenAI内部却常因一张显卡吵翻天。当科研变成排队等卡,论文变KPI,再热血的天才也会用脚投票。于是我们看到戏剧性回流:朱松纯回国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曾文军全职加入东方理工,齐国君扎根西湖大学——他们带回来的不只有算法,还有一整套海外验证过的科研管理模板。 数据也悄悄转向:阿里开源的Qwen3-Coder登顶全球代码模型榜,65%的NeurIPS spotlight一作是中文姓名,4500家本土AI企业在过去18个月注册成立。与其说“出走”是悲剧,不如说是一记响亮耳光:我们愿不愿意在天才最饥渴的阶段,给他们一张足够大的支票、一块足够自由的试验田? 如果那张2亿美元的offer此刻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留在硅谷继续拼股价,还是回国亲手改写游戏规则?评论区见真章。 信息来源: 财经客户端7月11日《华人2亿美元年薪破界,AI竞赛冰火两重天》 中国科学报7月12日《上热搜!上交校友2亿美元年薪系误读》 21经济网7月10日《2亿美金!Meta开出天价薪酬,挖走苹果AI大佬》

0 阅读:97

评论列表

铁鱼

铁鱼

1
2025-07-28 18:33

做任何事都应有个前提 国家 国家。抛开国家谈问题,至少是不恰当的。特别是某些关键领域。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