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近日发表文章指出:“曾有人认为,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欧盟或将被迫向中国靠拢。但现实却恰恰相反——中欧关系反而愈发紧张。” 欧洲议会议员恩金·埃罗格鲁坦言,中欧之间本就脆弱的互信如今降至谷底:“在这种战略互不信任的环境下,气氛显然紧张,甚至可以说是冷淡。” 所谓“特朗普当选会推动欧盟靠近中国”的预测,本身就忽视了欧盟在战略自主方面的结构性制约,以及美国对欧洲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力。事实上,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从未放松——不论是通过北约加强军事依附,还是以“供应链安全”为由,迫使欧洲逐步与中国“脱钩”,这些都在不断干扰中欧关系的发展轨迹。 更根本的问题在于,欧洲自身对定位始终摇摆不定——在经济层面渴望继续依赖中国市场,在安全层面却依附于美国的保护伞。这种两面策略,正是导致其对华政策反复、暧昧不清的根本原因。 欧洲议员所称的“战略互不信任”,更应成为欧方反思的契机:如果始终以对抗眼光看待中国,将其视为制度性竞争者,而非可以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那么中欧之间的互信只会进一步消耗。 要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必须摒弃零和思维,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扩大共识。这种关系的塑造,既不应受限于谁担任美国总统,更不能被外部势力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