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网上,如果不喜欢《戏台》,已经不单单是人品问题了,好像完完全全就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挺《戏台》的阵营,汹涌澎湃,似乎都是手持电影票,戴着红袖标,但凡有人敢对《戏台》说三道四,立刻就会被反剪手臂,胸前挂上“水军”的牌牌,示众批斗。
陈佩斯的小品,我也是很喜欢的;春晚看不到他,一直很挂念。但是小品是小品,春晚是春晚,《戏台》这部电影到底好,还是不好呢?应该允许每个人说出真心话。我,就觉得电影《戏台》真的没法提到陈佩斯其它小品作品同一个档次。
《戏台》之前,曾经有侯宝林重编天津艺人张杰尧的传统相声《关公战秦琼》,两个作品算是异曲同工。但是侯宝林版《关公战秦琼》在几十年前乘着电波,横空出世,慢条斯理地叙事铺垫,山穷水尽最后的关头猛然抖开出人意料的包袱皮,绝对可以贴上“惊艳”的标签。《关公战秦琼》让几代人记住了旧时代艺人“带着泪水的笑声”。
然而陈佩斯的《戏台》,且不说表演用力过猛,话剧味远重于电影味;几十年后翻拍《关公战秦琼》同一个段子,虽然改编成了黄渤唱霸王,其实故事上毫无新意;人物严重脸谱化,洪大帅一出场,基本就可以揣摩到剧情的终结。如果叙事的核心功能已经打了折,何谈电影的娱乐性或者批判性。至于什么蓝大帅的“三秒”,我想应该是市场推广巧妇难炒无味之肴,电影本身实在没啥可以吹捧了,才拿出来凑数的。需要看了影评才能去理解的电影,能算好电影吗?
网上铺天盖地颂扬《戏台》,很多是拿央视说事。和央视的那段历史,我们都同情陈佩斯,站台陈佩斯;但是如果陈佩斯要拿央视的那点恩怨来搭售《戏台》,那就背叛了挺了他几十年、等了他几十年的老观众。
远见
二狗子又带节奏了
老了
岳云鹏的演唱会都有人去,陈佩斯的人品能有大的号召力,那是好事,说明社会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