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催生"水牛",市场正在等一场基本面突围战 最近中信证券关于"水牛行情"的

袁绍八点 2025-07-27 18:17:06

流动性催生"水牛",市场正在等一场基本面突围战 最近中信证券关于"水牛行情"的讨论在投资圈激起不少波澜。中信证券认为当前是水牛行情,一般规律水牛持续不超过四个月,未来能不能演变为持续真正的牛市则需要观察后续基本面(即使是结构性的)好转情况。,作为观察A股市场十四年的从业者,经历过2015年杠杆牛和2019年科技牛的我深知,依靠流动性单腿走路的行情就像没有地基的高楼,往往暗藏风险。 所谓"水牛",本质上就是钱堆起来的繁荣。2008年四万亿刺激下的反弹,2014年两融资金推动的疯牛,再到2020年全球大放水下的核心资产狂欢,每次都是M2增速与股指走势形成完美剪刀差。但这次行情的特殊性在于,我们正身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失效的阶段——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实际利率已持续在负值区间徘徊,犹如开至限速的赛车,后续加速空间实在有限。 不过中信这个"四个月魔咒"挺有意思。翻翻过去十五年纪录,流动性主导的行情确实很少有超过120天的。2019年春季躁动正好100天,2022年底放开行情持续83天,这次从6月算起,到9月底正好撞上四季度政策观察期。但有两个变量可能改写剧本:一是特别国债会不会再发个万亿级?二是全球制造业PMI要是能站稳荣枯线,水牛可能真要长出肌肉了。 现在最魔幻的,是满大街股民在牛市里找不着钱袋子的出口。别看这周指数涨得欢,超过三分之二的涨幅集中在前50只小票。这就好比火锅店搞促销,红汤锅底免费续,但牛羊肉得按片算钱。那些追着雅江概念冲进去的投资者,周五已经有人在股吧哀嚎"刚学会划龙舟,潮水就退到了金沙江"。说到底,量化资金和机构现在玩的是"击鼓传基金"的游戏,等散户看明白游戏规则,鼓点可能早就换了节奏。 市场当前的分化极具迷惑性。表面上各板块都在上涨,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行业轮动快得让人眼花。某私募朋友给我看过他们的数据:7月以来,单日领涨行业出现重复的概率不足18%,这远比2020年结构牛时期的35%要低。这意味着资金更像是被政策预期驱赶的羊群,在政策窗口期反复横跳,远未形成真正的主线共识。 值得玩味的是外资的态度。与以往水牛行情中外资大举买入不同,从国家外汇管理局给出的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外资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这显然与外资频频唱多有些格格不入,他们可能在等待更明确的信号:要么是地产销售连续三个月站稳荣枯线,要么是PPI环比由负转正的拐点出现。这些指标才是检验"水牛"能否进化的试金石。 政策工具箱的开启节奏或将成为关键变量。当前市场对财政政策的期待值明显高于货币政策,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容、特别国债续发这些选项都处于待激活状态。但考虑到2023年经验,政策从传闻到落地往往有1-2个月的时滞,这段真空期或将成为多空博弈的关键战场。 站在这个时点,投资者或许该保持"水牛思维,真牛准备"的双轨策略。可以将30%仓位布局受益流动性宽松的高弹性标的,但必须留有足够弹药等待基本面右侧信号的出现。毕竟,当潮水退去时,只有那些业绩能撑得住估值的公司,才能真正穿越周期。而这场流动性催生的狂欢何时谢幕,可能要等到上市公司三季报揭开面纱的那一刻。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