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从铜壳到钢壳,如今又到了塑料壳,其实就是材料的迭代升级。刚开始,子弹从铅弹到

泡泡熊的梦境 2025-07-27 15:09:23

子弹从铜壳到钢壳,如今又到了塑料壳,其实就是材料的迭代升级。刚开始,子弹从铅弹到铜弹,因为铅扛不住火药的能量,从铜弹到钢弹,确实与资源的短缺有关系。到现在,又来到了塑料弹的时代,讲得是科技综合实力,既要成本价格优势,又要性能过硬。 以12.7毫米大口径穿甲弹为例,铜壳0.25元/发,钢壳0.05元/发,而塑料壳的价格仅仅是钢壳的十分之一,这简直就是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的“典型”。塑料壳子弹的重量比金属壳的子弹轻20~40%,同样是25千克的负重,士兵能带250发塑料壳子弹,比金属壳多带了接近60发。在后勤补给有难度的地域,火力的持续性就多了几分保障优势。 实话实说,中国的塑料壳子弹就是材料科学的体现。连续发射不卡壳,抗得住420兆帕的压力,1300度瞬间高温烧不坏,泡10天盐水浴还和新的一样。须知,子弹发射时枪膛的温度都能把钢烧红,而塑料外壳却能抗得住这样的“考验”。 像塑料壳的子弹,美国不是不想搞出来,而是搞不出来。美国、奥地利搞了几十年塑料壳子弹,要么是卡壳、要么是耐不住高温。而中国的塑料壳子弹一出手,把铜壳子弹的“性能”和钢壳子弹的“成本”,直接按在地上摩擦。既要成本低到离谱,性能又要过硬到嚣张。

0 阅读:47
泡泡熊的梦境

泡泡熊的梦境

满天星光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