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名声彻底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证据不足,不但撤销了韩国泡菜、燃灯会、端午祭

浅忆流年似水 2025-07-27 11:56:01

韩国名声彻底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证据不足,不但撤销了韩国泡菜、燃灯会、端午祭等申遗,还将对阿里郎、榫卯技艺等重新复核。 2025年7月,联合国对韩国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重新审核。 然而,韩国不能提供可以证明这些文化属于韩国的完整材料,于是联合国将它们加入了“待撤销名单”。 消息一出,不少关注文化遗产的人都在讨论,毕竟这几个项目,这些年一直是韩国“文化输出”的重头戏。 其实这些年,韩国在文化申遗上动作不少,但争议也一直没断过。 就说泡菜吧,他们总说有三千年历史,可稍微翻点史料就知道,要知道,辣椒传到东亚是明代以后的事,辣白菜的历史显然没他们说的那么久。 反观咱们中国,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里,早就清清楚楚写了腌菜的做法,比韩国所谓的“三千年”早了不知道多少。 问题最明显的就是端午祭。韩国总想独占这项文化,把它说成是自己国家的独特文化。 可节日的名字、庆祝时的规矩,甚至用的汉字,都有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味道。 而且有记录显示,日本殖民时期,端午祭在韩国的传承早就断了档。想把大家共有的文化说成自己国家特有的,确实有点站不住脚。 至于传统木匠技艺,专家把中日韩的古建筑一对比,韩国说的“独门手艺”,跟中国唐代建筑几乎一个模子。 日本还留着老工匠的手册,明明白白记着这些技术是怎么传过去的。 阿里郎民歌也没逃过,因为拿不出连续传承的历史证据,只有些现代表演的录像,不符合申遗必须的“历史延续性”要求,所以也被拉去重新审核了 说到韩国人在网上的反应,其实也挺耐人寻味的。 消息出来后,不少人在网上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偏架,讨好中国,还有人说这是中国在背后施压。 可真翻开韩国提供的申遗材料,问题其实出在自己身上。 比如泡菜的申报材料里,居然把中国东北的辣白菜也算成自己的。 燃灯会硬说是“佛教独创”,结果被中国、日本、泰国一起拿出证据怼了回去。 就连端午祭,他们都解释不清跟屈原到底有啥关系。 联合国这次直接点了,这些材料里有造假的地方,这下可好,韩国反倒成了全球文化申遗的反面例子。 这些年韩国在申遗上花的钱可不少,官方砸了大钱搞宣传,企业也跟着借“韩流”炒作,可偏偏忽略了最基础的历史研究。 有韩国学者自己都坦言,没有扎实的学术支撑,宣传得再花哨也没用。 他们这股子“抢注”的劲儿,不光体现在这几个项目上,汉服、八卦、中医、活字印刷等等。 只要是东亚共通的文化,好像都想划到自己名下,有人调侃说,这简直是文化界的“碰瓷专业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次声明,非遗申遗不是随便说说就行,必须得有“独立的文化脉络”和“历史延续性”,文献、实物、传承流程,少一样都不行。 在这之后,由于中国的推动,申请非议的时候,对于历史的审查将会变得更加严格。 为什么韩国如此近似疯狂地申请并不属于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其中原因也很简单。 韩国作为一个国土上的的小国,他们的文化历来受周边国家影响,大多数文化都有着周边文化的影子。 这让他们总想通过申遗来证明自己文化的独特性,说白了,有点“文化焦虑”。 政府把文化遗产当成国家名片来推,企业也借着韩流使劲炒作,结果用力太猛,反而暴露了基础研究的短板。 文化遗产,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无论以多么卑鄙的手段拿到,都不会站得住脚。 你看意大利的咖啡、法国的面包,还有咱们中国的昆曲、苏绣,能在世界上站得住脚,靠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传承,是和现代生活结合后焕发的新活力。 文化本来就是在交流里慢慢成长的,与其天天争谁是“老祖宗”,不如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传统守好、传好。 这次核查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至少说明一个理儿:文化遗产的价值,不在谁先申报,而在能不能真正传下去,能不能跟当下的日子融到一起。 韩国这五个项目面临的困境,或许能让更多人明白,真正的文化传承,靠的是真凭实据的积淀,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包装。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大桐小亦

大桐小亦

2
2025-07-27 12:31

它不要脸 你能怎么滴吧 本想抽它耳光 一巴掌过去打空了 为啥 没脸给你打 哈哈

浅忆流年似水

浅忆流年似水

浅忆流年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