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爆发需要具备五个条件,美国已经集齐了四个了,现在还剩最后一个——撤侨。 美国过去干涉别国事务时,总爱用一套固定模式,先从政治、经济、交通、军事四个方面下手,最后再撤走自己人,制造开战氛围。拿2003年入侵伊拉克来说,美国从2002年就开始在联合国安理会推动决议,指责伊拉克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还通过国会授权总统使用武力。这些政治手段把伊拉克孤立起来。经济上,美国加强原有制裁,冻结伊拉克资产,限制石油出口,让当地资金链出问题。交通方面,从2002年底起,美国通知航空公司中断直飞伊拉克的航班,海运线路也受盟国海军监控,造成补给中断。军事层面,美国调动部队到科威特集结,到2003年初已有20多万美军在周边,进行联合演习。等这些都铺垫好,美国国务院在2003年3月发出警告,组织本国公民和外交人员从巴格达等地离开,确保安全脱离。这套流程把紧张感一步步推高,最终导致冲突爆发。 再看2011年对利比亚的干预,美国和北约从2011年2月起就启动类似步骤。政治上,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970号决议,实施旅行禁令和资产冻结,削弱利比亚政权合法性。经济制裁跟进,美国冻结利比亚政府在美资产超过300亿美元,导致金融交易停滞。交通管制从2月底开始,中断国际航班,海运通道被海军监视,货轮被迫转向邻国港口。最后撤离于2月底启动,美国国务院发出安全警告,让在利比亚的公民通过船只从港口撤出。这些历史案例说明,美国推动军事行动时,总有系统性准备,逐步满足条件,制造冲突不可逆转的态势。 现在转到台海,美国在当前局势下,已基本把前四个条件落实,只剩撤侨没正式动起来。在政治领域,美国从2022年起多次通过高层访问干扰中国内政,比如2022年8月时任众议院议长访问台湾,2023年推动相关法案升级,到2025年,美国国务院官员反复强调台湾地位,意图在国际论坛制造分裂。经济方面,自2018年开始实施多项限制,2025年扩展关税范围,针对中国科技企业冻结资产,导致供应链中断。交通管制上,从2024年起协调盟国调整航线,2025年减少直飞台湾的航班,港口安检加强,海运通道在南海受美军舰艇巡逻,形成潜在封锁。军事上,自2021年起加强印太部署,2025年组织多国演习,航母打击群进入西太平洋,地面部队在关岛集结,空中侦察机沿台海巡航。这些行动已逐步到位,但撤侨尚未公开执行,美国在台机构虽有内部评估,到2025年7月还没发布正式通知。如果这一步启动,将标志局势进入临界点。这些条件的积累,反映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持续干扰,试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而美国通过条件积累,目的是维护其霸权,干涉中国主权事务,扰乱亚太稳定。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统一原则,通过外交渠道推动国际共识,支持一个中国框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国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拓展贸易网络,到2025年“一带一路”项目覆盖更多基础设施,缓解外部制裁影响。交通方面,中国优化海上航道,增加备用线路,确保物流顺畅。在军事层面,中国军队开展定期巡航,提高防御能力。面对美国的前四个条件,中国密切关注潜在撤离迹象,如果启动,中国将通过外交部声明呼吁各方克制,推动对话机制。
战争爆发需要具备五个条件,美国已经集齐了四个了,现在还剩最后一个——撤侨。
正又直说事
2025-07-26 15:22:08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