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上位之后,一直觉得江宁织造府曹家很有钱,于是在雍正5年抄了曹家,花了3个月时间盘点了曹家家产,结果发现银子没抄出来,反而抄出来了100多张当票和欠条。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那是一个冬天,北京香山脚下的老屋里,曹雪芹翻出了一本旧账簿,纸页已经泛黄,边角卷起,墨迹却还清晰,上面写着:“江宁织造通共亏空九万二千一百一十三两五钱,”他盯着这串数字看了很久,像是在看一条通往过去的路,那些数字背后,是他祖辈三代六十年经营的江宁织造,是曾经金碧辉煌的家族荣耀,也是一步步走向覆灭的证据。 江宁织造是清代江南最重要的官办织造机构之一,负责为皇室织造贡品,这项职务看似琐细,却权势极大,不但掌握巨额财政,还能直接上达天听,曹家的荣光,正是从这里开始的,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原是汉人,因战乱被编入旗籍后成为内务府包衣,他娶了康熙乳母孙氏为妻,靠着这层关系,得以出任江南织造监督,康熙年间,曹玺将这个差事经营得有声有色,为曹家打下了第一块基石。 曹玺之后,曹寅接任江宁织造,他是康熙帝年少时的伴读,既有文才,又通晓政务,与皇帝关系密切,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驻跸曹家府邸,曹寅几乎倾家荡产接驾,他为皇帝修建的专用河道、临时行宫,每一项都耗资巨大,为了不失体面,他常常动用库银,甚至向盐商借贷,当时的账簿上记录着每一笔支出,却无人敢细算其中的代价。 随着曹寅的去世,曹家的担子落在了曹頫身上,曹頫是曹寅的侄子,也是过继的儿子,他接手时,家族看似仍风光,却已暗藏危机,康熙晚年宽政,地方官员多有亏空,曹家几代人经营江宁织造,接驾花销频繁,账面上早已漏洞百出,雍正即位后,整肃吏治成为重点,曹家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真正的导火索,是雍正五年闰三月的一件小事,那天,皇帝起身穿了一件石青缎褂,发现领口的颜色竟然掉了,染上了中衣,这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染料的问题,可在雍正眼中,却是工匠轻慢、织造疏忽,更是对皇权的冒犯,他立刻下旨追查,发现这件褂子正是江宁织造所贡。 曹頫因此被罚去一整年俸银,这还不算完,内务府进一步调查,发现问题根源在运输环节,那批贡缎有一部分是通过运河北上,因水汽过重,染料未干,褪色染花,雍正一怒之下,命令所有江南贡品改走陆路运输。 这对曹家而言,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世代熟悉水路,早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押运体系,改走陆路,不但成本高昂,而且路线生疏,风险加剧,同年十一月,曹頫亲自押运贡缎北上,三十辆骡车排出几里地,浩浩荡荡走上陆路,途中行至山东长清县时,他照旧向驿站索要马匹和夫役,却不知这已触犯禁忌。 彼时的雍正,正大力整顿驿站积弊,山东巡抚塞楞额将曹頫超额索马勒银之事密奏皇上,连带指出他在沿途役使民夫、征用骡马的种种不当,奏折飞入养心殿的那一刻,曹家的命运彻底改写。 雍正立即下令彻查曹頫历年亏空,康熙年间的起居注里,曹寅接驾四次,花销三十万两,虽有补款,却始终未能补齐,雍正二年,曹頫曾立下“三年补清”的军令状,至今却仍有三万余两赤字,这些旧账连同新案一起汇入皇帝案头。 腊月二十四日,江宁织造府突遭查封,江南总督范时绎带兵而至,天还未亮,差役已踹开大门,正值小年,厨房里还在熬糖瓜,侍女们惊叫未起,便被兵丁推搡入院,厨灶尚热,屋檐下的家燕却早已飞散,曹家三代积累的财富被一箱箱封存,连佛龛暗格中的田契也未能幸免。 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曹雪芹,躲在书阁里紧握一本《全唐诗》,亲眼看见士兵将雕版焚烧,将御赐蟒袍丢入泥地,他或许未能完全理解这一切,却将那一幕深深刻入心中。 不久之后,曹頫戴枷北上,囚车碾过冰封的黄河,他肩上的枷锁重达六十斤,贴着“严追”字样的刑部封条,他的家人被发配至北京崇文门外,只得居于一处破旧宅邸,俗称“十七间半”,查抄清单显示,曹家房产十三处、田地两千亩、当票百张,却多为死当,雍正看着清单冷笑,讥讽他们“二十年补不完三万的亏空”。 新任织造隋赫德随即接手江宁事务,他“就地变价”处理曹家田庄,却从中赚取四千余两银差,被后来的苏州织造高斌密奏揭发,雍正八年,隋赫德因贪污被发配宁古塔,此举虽未能洗清曹家的冤情,却成为史料中难得的注脚。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康熙帝宠爱的曹雪芹家族 为何到了雍正帝被全部抄家;上游新闻——康熙帝宠爱的曹雪芹家族 为何到了雍正帝被全部抄家
雍正上位之后,一直觉得江宁织造府曹家很有钱,于是在雍正5年抄了曹家,花了3个月时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25 18:14:57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