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求中国对俄乌冲突负责:中方“资助”杀戮,必须受到惩罚。
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2日,美国驻北约大使马修·惠特克突然对着媒体公开发言,把矛头直指中国。
他说中国给俄罗斯的“补贴”,其实是在“资助”俄乌战场上的杀戮,中国必须为此担责,还得立刻停下通过贸易、战略合作等方式间接帮俄罗斯的行为。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愣住了——毕竟俄乌冲突爆发这么久,中国一直保持中立态度,这样的说法根本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责,中国外交部当天就作出了回应。
发言人说得清清楚楚: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往来,从头到尾都按照国际法和惯例进行,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不针对任何一方,更谈不上什么“资助战争”。
中国一直反对把国家间的正常合作搞成政治手段,更反对没有证据就随意给人扣帽子。
实际上,从冲突开始到现在,中国没少推动停火止战,还多次提出和平建议,这些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惠特克这波说法,其实不是第一次。
之前美国就有政客和媒体老说“中国给俄罗斯送军援”,可喊了这么久,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
这次惠特克直接把“补贴”和“资助杀戮”联系在一起,想用情绪化的说法让指控听起来更严重。
但稍微了解点中美俄三国贸易的人都清楚,中俄贸易增长主要在能源、农产品、工业原材料这些民用领域,卖的都是国际市场上常见的东西,跟打仗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却在一个劲给乌克兰送武器。
根据美国国防部之前公布的数字,到现在为止,美国给乌克兰的军援加起来已经超过几百亿美元,连主战坦克、防空导弹系统这种重型装备都送了过去。
这些武器直接就用在了战场上,美国却假装没看见,反倒盯着中国的正常贸易说三道四,这种双重标准让不少国家都觉得不对劲。
紧接着,中国商务部也针对这事作了说明。
相关负责人解释,中俄贸易合作一直明明白白,所有交易都严格遵守国际规则,根本没有所谓“规避制裁”“支持军事行动”这回事。
实际上,中国卖给俄罗斯的东西里,民用产品占了99%以上,这些都是俄罗斯老百姓生活、经济发展用得上的物资,跟战争需求八竿子打不着。
反过来看美国,一边限制别的国家跟俄罗斯做生意,一边自己却通过第三方渠道给俄罗斯卖部分商品,这种操作本身就很矛盾。
这时候,一些欧洲国家也对美国的指控表达了不同意见。
法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国家之间正常做生意,不能随便就贴上“资助战争”的标签,国际社会更该想着怎么推动和平谈判,而不是故意制造对立。
德国联邦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成员也提到,中国在俄乌冲突里的中立立场有目共睹,美国这指控没事实依据,说不定还会打乱国际社会的协调努力。
俄罗斯外交部第一时间就回了话,说美国这是想通过抹黑中国,转移大家对美国自己拱火行为的关注。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俄合作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完全符合国际法,其他国家没资格插嘴。
美国一个劲给乌克兰送武器,才是冲突停不下来的重要原因,现在倒过来怪别人,既不道德也不负责。
其实惠特克这话也不是凭空说的。
最近美国国内对拜登政府的对乌争议不小,有些议员觉得一直援助乌克兰,美国财政扛不住了。
而且中期选举快到了,共和党想靠炒作“中国议题”拉点支持。
这种时候把中国扯进俄乌冲突,既能转移国内矛盾,又能给中国施压,说不定这才是美国真正的打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后来在记者会上再一次强调,中国始终站在和平这边,一门心思推动停火止战和政治解决。
从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到推动国际社会坐下来谈,中国每一步都围着和平目标走。
对比之下,美国不仅没为和平做过什么实在事,反而一个劲加深对冲突的介入,这种做法才真的威胁到地区安全。
国际上的看法也差不多,大多觉得美国对中国的指控没事实依据。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被问到这事时说,各国别乱提没证据的指控,所有国家的主权和正当权益都该被尊重。
正常的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不能被当成政治工具,这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到现在,惠特克也没拿出任何证据支撑他的话。
而中俄贸易还在正常进行,双方在能源、经贸这些领域的合作,不光稳住了两国经济,还帮着维持了全球供应链的畅通。
俄乌冲突还在持续,国际社会更需要理性和合作,而不是没根据的指责和对立。
美国要是真关心俄乌冲突怎么解决,不如别再给战场送武器,转而推动两边坐回谈判桌——这才是真能帮着结束冲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