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帮扶的人在河南周口乡村餐馆吃饭,打了68张白条,欠了2.8万多。餐馆老板讨了5年都没要回来,老人气出病,餐馆也关了。 白条涉及朱某(签字2万多元)、陈某及原局长张某(2023年因违纪被查)。签字最多的朱某称,这些是工作餐,有餐费补贴,因单位没钱、换了两任局长导致欠款未清,目前局里提议分期付款,最迟明年还清,但苏女士一方不同意。 朱某还提到单位还欠其他餐馆钱,他希望退休前解决。苏女士已向县纪委监委反映,目前已受理。 一顿工作餐吃出五年欠账,68张白条不仅是2.8万元的经济纠纷,更是基层治理中“权力失信”的刺眼注脚。 帮扶本是为群众办实事,却让餐馆老板沦为“讨债难”的受害者,这般反差极具讽刺。 政府部门作为公信力的象征,竟以“单位困难”“领导更换”为由拖延付款,本质是责任意识的缺位,换任不换责,岂能让群众为行政低效埋单? 朱某口中“不止一家欠款”的表述,更暗示此类问题可能并非个案,若放任“白条治国”,只会寒了百姓的心。 所谓“工作餐不违规”的辩解,难掩流程漏洞,餐费补贴为何不及时兑现? 欠款五年为何无人督办? 纪委监委的介入是关键,但不能止于受理,需查清是否存在懒政怠政、资金挪用等问题,让拖欠的不仅是欠款,更是失责的账单。 基层公信力的修复,从来都藏在不欠群众一分钱的细节里。 若连一顿饭钱都拖成老大难,何谈为民服务的初心? 大家怎么看?
下乡帮扶的人在河南周口乡村餐馆吃饭,打了68张白条,欠了2.8万多。餐馆老板讨了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5-07-25 12:12: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