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萧克通知宋时轮去开会,要求他交出兵权去延安学习,却遭宋时轮反对,萧克气道:“我毙了你!”宋时轮不惯着,也拿出了手枪。
1939年秋天,河北板城村的空气里全是火药味。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萧克让人叫宋时轮来开会,一见面就撂下狠话:“兵权交出来,你去延安学习!”
宋时轮一听就炸了,手按着枪套当场顶回去:“我的兵凭啥给你?”
萧克拍桌怒吼:“不服从命令,老子毙了你!”宋时轮唰地掏出手枪:“老子先毙了你!”
警卫员冲进来递枪,邓华、程世才几个人扑上去死死拦住,一场血战才没打起来。
这场差点火并的冲突,背后是冀东子弟的血泪账。
一年前的1938年,冀东大暴动轰轰烈烈。
20多县老百姓跟着宋时轮、邓华揭竿而起,七万多人抄起土枪大刀打鬼子,一口气夺回九座县城。
可好景不长,日军调重兵反扑,部队被迫往平西山区撤退。
路上遭伏击、闹内讧,一晚上能跑六千多人。
最后撤到平西的只剩四千子弟兵,十个人里活不下一个。宋时轮看着亲手拉起来的队伍打成残兵,蹲在山沟里咬牙发誓:“早晚打回老家去!”
萧克的到来,把裂痕撕成了鸿沟。
1939年2月,中央空降萧克当挺进军司令,统一指挥平西、冀东、平北三地。
宋时轮这个“老冀东”被晾在一边,心里早就憋着火。
更炸的是,萧克一到就干了件大事,把冀东抗联司令高志远给毙了。
高志远是谁?冀东响当当的杀汉奸英雄!当年他扮成厨子混进滦县火车站,当众崩了汉奸头子刘佐周,震得日本报纸头条骂他是“华北悍匪”。
宋时轮带着他暴动打县城,两人过命的交情。可萧克听人举报高志远“勾结汉奸”,直接公审枪决。
宋时轮拍桌子求情:“送延安审查也行啊!”萧克冷脸回绝:“铁证如山,必须枪毙!”
信任崩了,猜疑像野草疯长。
挺进军挪到板城村,锄奸部在村北设了座大监狱,专关“问题分子”。
宋时轮夜里睡不着:萧克先杀高志远,现在调我去开会,怕不是要扣帽子抓人?
手下干部全是陕北红二十六军的老兵,当年肃反吃过大亏,急吼吼劝他:“带兵开会!机枪架上!”
板城会场成了修罗场,宋时轮前脚进门,后脚机枪就封了村口。萧克开口就要交兵权,宋时轮梗着脖子不认账。
一句“老子毙了你”点燃引信,枪都掏出来了。要不是邓华扑上去夺枪,两位黄埔师兄(萧克四期、宋时轮五期)真能血溅当场。
这场冲突,输光了挺进军的家底。
宋时轮连夜带兵奔延安,邓华也心寒去了雁北。
高志远旧部一哄而散,冀东子弟兵跑得只剩千人。萧克成了光杆司令,苦撑三年,番号撤销。一支本可燎原的抗日铁军,就这么窝囊散伙。
历史没有如果,但教训刻骨铭心。
宋时轮后来带三野兵团血战长津湖,萧克当军事学院院长桃李满天下。
1955年两人肩上都扛了上将星,当年板城的枪口相向,化作天安门前相视一笑。
可回头再看,挺进军的夭折多像一记闷棍:高志远草率被杀,寒了冀东人心;宋时轮硬扛军令,暴露山头隐患;萧克强推整编,忽视带兵如带心的道理。
三万人的队伍垮在内耗,比鬼子打掉的还多。
板城那声枪栓响,哪是两个人的意气?那是用血换来的教训,再锋利的刀,往自家墙上砍,碎的终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