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子昆和何子友新婚,许世友看了一眼何子友,忍不住对周子昆说:“也就你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7-25 10:47:40

1937年,周子昆和何子友新婚,许世友看了一眼何子友,忍不住对周子昆说:“也就你敢娶她,我们四方面军,谁有这个胆子?”   1937年秋天,延安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红军驻地正在举行一场简单的婚礼,新郎是红军老将周子昆,新娘是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战士何子友。   这场婚礼吸引了许多战友前来祝贺,其中就有以武艺著称的许世友,许世友一向自信身手,在红军中也算是打遍无敌手,他看到新娘的那一刻,眼神复杂,眼角挂着惊讶。   周子昆出身贫苦,早年追随革命,在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为人谦和沉稳,作风扎实,是军中少有的文化人,办事有条理,深得上级信任。   何子友来自四川苍溪,生于1913年,小时候家境贫困,十岁便在武馆当杂役,她在打扫卫生时偷偷学拳,师傅最初不以为意,后来发现她模仿得有模有样,便破格收为弟子,她天赋极高,吃苦耐劳,最终成为武当“太和门”传人,精通拳脚和器械,尤善借力打力。   1933年,红四方面军入川,何子友毅然参军,在一次行军途中,部队遭遇地方武装拦截,对方提出要比武决胜,红军派出何子友应战。   她仅用数招便将对方头目制服,赢得对方敬佩,也为部队打开了通路,从此她在军中声名鹊起,被称作“何铁拳”,她性格豪爽,不畏强敌,屡次参与突围、侦察等高风险任务,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武艺。   周子昆与何子友的相识始于1936年,那时何子友不识字,却渴望学习,周子昆主动教她读书写字,朝夕相处中,两人渐生情愫,他们的关系不仅是战友,更有一种在风雨岁月中互相扶持的默契。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前,他们决定结为夫妻,婚礼在延安一处窑洞中举行,虽然简朴,却十分热闹,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都出席了仪式,为他们送上祝福。   当时许世友也在延安,他早就听说过何子友的名字,也曾亲身与她交过手,那时许世友听说独立团里有个女排长武艺高强,出于好胜心便提出切磋,两人交手十余分钟,谁也没能占到便宜。   许世友拳法猛烈,讲究正面硬刚,何子友拳法灵动,讲究巧劲卸力,场面胶着,围观者众,最后两人点到为止,未分胜负,从此许世友心中对她敬佩有加。   这段切磋经历在部队中流传甚广,也成了许世友心中的“心结”,婚礼上再见何子友,他心中复杂,自然感叹一句“也就你敢娶她”。这不是调侃,而是从内心的钦佩。   在那个以武为荣的年代,一名女子凭真本事赢得了众多将士的尊重,实属不易,她既有过人的身手,也有坚定的信念,许多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太刚强,未必适合婚姻,但周子昆没有犹豫,他看到的是她内心的坚韧与赤诚。   婚后两人一同进入新四军,投入抗日战场,何子友调入教导总队,负责训练女兵,周子昆则承担更艰巨的军事任务。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遭到袭击,周子昆在突围途中被叛徒杀害,年仅四十岁。   噩耗传到盐城时,何子友正在待产,她强忍悲痛,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革命年代物资匮乏,她靠着当年学得的本领,白天工作,晚上教孩子识字。   新中国成立后,她被派往上海接管益民食品厂,上海局势复杂,特务、流氓、资产阶级势力交织,有一次厂里来了几个闹事的特务,动手打人,她挺身而出,当场制服数人,震慑了全场。   她先后管理了多家工厂,以铁腕作风和公正态度赢得了职工信任,被人称为“红军女厂长”,她从不利用身份为子女谋私利,女儿周民成为军医,儿子周林担任团职干部,都是靠自身努力晋升。   晚年她生活在南京,直到2016年去世,享年103岁,这一生她从武馆杂役到百战女将,从红军战士到新中国建设者,她的身影伴随着一个民族走过苦难与振兴的岁月。   许世友的那句“也就你敢娶她”,既是感叹也是敬仰,更是时代中对女性英雄最朴素真实的致敬。

0 阅读:47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