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小时访美遭冷处理,马科斯强扯南海议题,特朗普当众拆台:中美相处得很好。 7月22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访美行程在仓促中落幕,短短36小时的停留时间,既没有获得国会演讲的机会,也未能达成其预设的政治目标,所谓的"深化菲美同盟"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而为了给这次访问造势,马科斯政府此前刻意派海警船,在南海挑起事端,试图以地区紧张局势向美方施压,换取更多实质性支持,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特朗普将菲律宾商品关税从20%降至19%,这样微乎其微的让步,与其说是"贸易协议",不如说是对马科斯的嘲讽,意思是这趟不算你白来。 反观菲律宾付出的代价,却是对美全面开放市场并实施零关税,这种不对等的交换,暴露了美菲关系中菲律宾的从属地位。 马科斯显然不甘心如此,在接受采访时刻意拔高南海议题,声称要深化与美国的防务合作,甚至放出"无需平衡中美关系"的言论。 将美国称作"最强大盟友",试图以这种姿态讨好美方,却未料到特朗普会当众拆台。 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介意菲律宾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甚至主动提及自己即将访华的计划,这番表态无疑给了马科斯一记耳光。 事实上,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始终充满功利性,此前美防长和国务卿虽然宣称《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南海。 扬言要"保卫菲律宾",并将中国列为"最大威胁",但这些表态更像是对菲律宾的口头安抚。 从实际行动来看,美方既没有在军事上,给予菲律宾实质性承诺,也不愿为了菲律宾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 毕竟中美将于7月下旬在瑞典举行第三轮贸易谈判,在经济利益面前,菲律宾不过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枚可利用棋子。 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绑定美国,来提升自身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权,这种策略本身就存在致命缺陷。 南海局势的稳定,根本在于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而非引入外部势力加剧对抗。 马科斯刻意制造南海紧张,本质上是想转移国内矛盾,却忽视了菲律宾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这一基本事实。 美方看似强硬的表态背后,是对自身利益的精准算计,当美国需要在贸易等领域与中国对话时,菲律宾的诉求自然会被边缘化。 从特朗普的态度不难看出,美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以自身利益为核心,所谓的"同盟关系"不过是阶段性的利益交换。 马科斯强扯南海议题,既是为了向国内展示"外交成果",也是想借助美国的影响力压制中国,却低估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也高估了菲律宾在美全球战略中的分量。 这种将国家命运捆绑在外部势力身上的做法,最终只会让菲律宾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当前中美关系虽然存在分歧,但在经贸等领域的相互依存度依然深厚,第三轮贸易谈判的举行,表明双方都有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意愿。 相比之下,马科斯的访美之行更像是一场徒劳的表演,既没能获得美方的实质性支持,又在南海问题上暴露了投机心态,最终只能在特朗普的"拆台"中草草收场。 事实证明,任何试图通过炒作地区议题谋取私利的行为,都难以得逞,唯有坚持对话合作,才是符合地区各国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36小时访美遭冷处理,马科斯强扯南海议题,特朗普当众拆台:中美相处得很好。 7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4 17:56:1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