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国之所以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就是因为美国直接动手制裁!
美国不是光动嘴,它动的是SWIFT、军火和“冻结资产”那一套。
谁跟它唱反调,日子真能过成灾难片。
拉美某国因为“不合”,油船停在海上出不了港,GDP差点趴窝;非洲某国因为不配合,美国取消农业援助,粮食堆仓库发霉;中东某地被踢出国际支付系统,港口空无一人,工厂成了陈列室。
再加上,美国手里的筹码不仅硬,还有点阴。
它会挑个内阁、拉个军头,顺手送几架直升机,一签协议就是美式标准全家桶。
小国领了这些“人情”,自然要表忠心。
而中国的路子,完全不同:一句话,谁穷帮谁,谁闹也帮。
非洲有国家曾批评中国贷款“不透明”,结果呢?
高速公路还是照修,贷款一分不少;太平洋岛国没支持中国南海立场,照样拿到建设资金。
你可以质疑中国,但不能否认它是认真在修桥、通电、建医院。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得罪中国,最多吵两句;但得罪美国,真有可能连农场都保不住。
但也别以为小国都愿当“顺民”。
美国的强压也在逐渐透支信用。
以巴西为例,被美方加关税后,钢厂趴窝,工人晒太阳;中国投了一条货运铁路,粮食运得快了,贸易额也跟着飙升,谁更“得道”一目了然。
2024年,非洲某国拒绝了美方建基地的提议,却和中国签了矿产合作项目,不是立场问题,是账算得明白:中国带的是工程队,美国带的是军事顾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不选边站队,也不扶谁上台。
某东南亚国家选举,中国不表态,只关心你路修完没、港建好没。
而美国更喜欢选边下场,党派之争搞得更乱。
时间久了,小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谁才是来帮忙的,谁才是来“代管”的?
地缘现实中,理念不值钱,项目才有说服力。
说到底,怕谁、亲谁,取决于谁让他们过得好。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道义决定谁赢,而是看谁能帮别人过日子。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