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不离湿,夏天最后1个节气大暑的养生计划 饮食养生 清淡为主: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如烧烤、火锅等,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可选择鱼、豆腐、鸡肉等清淡的蛋白质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黄瓜、西红柿、西瓜、梨等。 清热解暑:多吃具有清热解暑功效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苦瓜、荷叶等。绿豆可煮汤或粥,冬瓜可做冬瓜薏米排骨汤,苦瓜可凉拌或炒食。 健脾祛湿:适当食用赤小豆、薏米、山药、茯苓等食物,帮助化解湿气。如薏米赤小豆粥、荷叶粥等。 补气生津:可适量食用莲子、百合、银耳、西洋参等,避免出汗过多耗气伤阴。如银耳莲子羹、酸梅汤等。 运动养生 选择合适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运动,此时气温相对较低,可减少中暑风险。 选择合适运动: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慢跑等“慢”运动,有助于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还能避免中暑。 控制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过度运动,以免消耗过多体力,影响健康。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情绪调节 保持心态平和:大暑时节天气炎热,易使人烦躁不安,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不良刺激。可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来自我调节,涵养心神。 进行心理暗示: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调整情绪,想象自己处于大自然之中,绿树摇曳、飞泉漱玉,使自己心旷神怡、心平气和。 起居养生 保证充足睡眠:晚上尽量在11点半前入睡,早上6-7点左右起床,中午最好补个30-60分钟的觉,以补充体力,缓解浮躁烦闷的情绪,使阴阳调和,精力恢复。 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外出时打伞、戴帽、涂防晒霜。室内温度保持26℃左右,避免空调温度过低,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勤换贴身衣物,不可久穿湿衣,避免汗疹、荨麻疹、痈疖、过敏性皮炎、痱子等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肺“三字经”:土要肥、水要足、气要旺!现在的人,一咳嗽就光想着治肺,跟那
【1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