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咳~噗!”一伪军冲着一大娘的手里吐了一口浓痰,不料她却傻笑着把痰往

瑶姬舞霓裳 2025-07-18 16:34:40

1939年,“咳~噗!”一伪军冲着一大娘的手里吐了一口浓痰,不料她却傻笑着把痰往身上一抹。伪军乜斜着眼睛瞥了她一眼,不耐烦的一挥手,大声吼道:“滚!你这个疯婆子!” 1939年寒冬的昌邑白塔村,陈氏夫妇的小院覆着薄霜。男人被日军杀害后,妻子成了村里最可靠的"堡垒户"。深夜里窗纸透出油灯微光,县委会议正在屋内进行。 裹着旧棉袄的女人在院里来回踱步。冻红的手不断揉搓呵气,每隔半袋烟功夫就贴到木门边听动静。寒风卷着枯叶打转,她跺着脚驱散寒意,始终守着那扇隔绝危险的院门。 会议结束时的难题卡在情报传递。日军新增三道关卡,盘查力度突然加大。 通往大泽山丁家村三十里路上,五天里已有三名交通员被捕。众人沉默之际,里屋门轴"吱呀"作响,带着寒气的身影跨进堂屋。 "让我这老婆子试试?"她拍掉衣襟的灰土,"横竖都是半截入土的人。"反对声未起就被截住:"你们年轻人留着打鬼子!"眼里的光灼得人发烫。领导最终点头,递过火柴盒大小的油纸包。 鸡鸣前最黑的时辰,女人找出老伴的破夹袄。针线在领口夹层穿梭三遍,藏妥油纸包。 篮里放个豁边粗碗,扎块灰布头巾出了门。 村口草垛成了临时床铺。日头爬过树梢才钻出来,满头草屑也不掸,挎篮踏上驿道。 见到行人就伸手:"行行好给口吃的。"剩饭塞嘴里时哼起荒腔走板的小调,路人掩鼻避开这个"疯婆子"。 前两处哨卡顺利通过。伪军见她又脏又痴,捏着鼻子挥手赶人。 麻烦撞在第三关——运粮河石桥头。隔老远看见刺刀反光,七八个百姓被押往河滩。脚步微顿又迈开,破锣嗓子哼得更响。 "哗啦!"三八式步枪突然瞄准。陈大娘全身血液冻住,装疯卖傻三个月练就的本能压住趴倒冲动。 咧嘴露出黄牙傻笑时,远处鬼子军官一声呵斥让枪口移开。守桥伪军哄笑着围上来。 穿黄皮的精瘦汉子清嗓吐痰,浓痰稳稳落在妇人掌心。陈大娘眼都不眨,反手抹在衣襟。 另一伪军抛来烟蒂,她立刻坐地捡起猛吸。河滩枪声炸响时,抽搐的指尖把烟蒂攥成碎末。 又有同胞倒下,篮子里的粗碗碰着肋下情报包发烫。 伪军皮鞋踹在小腿:"滚远点!臭要饭的!"趔趄着撑住地面,疯癫的调子重新扬起,蹒跚背影晃过石桥。五里外丁家村的土墙根,油纸包递进开条门缝。 返程路上她终于流泪,泪痕冲开脸上灰土。 八十六年后的白塔村,青石板路变成水泥道。 村委会门廊挂着"革命堡垒户"铜牌,玻璃柜里陈列着复刻的破碗篮筐。 2023年清明,央视纪录片《暗线》摄制组来此取景。九岁曾孙陈建军翻开族谱:"太奶奶1991年走的,嘱咐把夹袄陪葬。" 纪念馆解说员每天讲述同一段:"当年县委同志要给她请功,老人摆手说'庄户人做该做的事'"。 信息来源: 《潍坊抗战时期群众交通网研究》 央视纪录片《暗线》第三集拍摄通告 昌邑市抗战纪念馆展陈说明牌 白塔村红色教育基地档案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瑶姬舞霓裳

瑶姬舞霓裳

瑶姬舞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