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平江解放后,有一个乞丐模样的妇人,径直走进了县委大院,当门口的守卫拦住她的时候,女乞丐坚定直言自己有重要东西,必须亲自交给县委书记。[微笑] 1949年夏天,湖南平江县委大院门口来了一个衣着破旧的农妇。她背着包袱,要求见县委书记。 守卫起初想要阻拦,但这个女人说她有东西要上交给党组织。县委书记齐寿良听说后,立即赶到大院。 农妇从破棉袄的夹层里取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十二两金条。她叫朱引梅,丈夫涂正坤曾任湘鄂赣省委书记。 1939年夏天涂正坤在执行任务途中遭遇埋伏牺牲,朱引梅当时正在家中带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 丈夫牺牲后,朱引梅从家中找到了这十二两黄金。这是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涂正坤生前一直妥善保管。 为了避开追捕,朱引梅把金条缝进棉袄夹层,抱着孩子逃进了深山。这一躲就是整整十年。 山里的生活极其艰难,母子俩住在山洞里,靠挖野菜充饥,十年间穿破了十几双草鞋。 有一次在浏阳,朱引梅饿得走不动路,遇到好心人给了半块红薯。在通城时她发高烧,也只能靠喝山泉水勉强挺过。 最危险的一次,搜山的士兵离她们藏身的草丛只有几步远。朱引梅紧紧抱着孩子,一动不敢动。 十年逃亡期间,朱引梅从未动过这些金条。即使在最饥饿的时候,即使孩子生病急需用钱,她都没有动过分毫。 1949年解放军进城时,朱引梅先在县委大院外观察了三天,确认真的是共产党的干部后,才走进大院。 当她颤抖着双手交出金条时,现场的人都愣住了。十二两黄金在当时能买两百多担稻谷,够一支部队吃半年。 更让人感动的是,朱引梅带着孩子逃亡十年,宁愿吃树皮野菜,也没有动过这些本可以改善生活的金条。 这个面容憔悴的农妇交出金条时说:“这是我丈夫留下的,应该还给党”。 朱引梅的故事在当地传开后,很多人都说这是真正的“金不换”。不是金子换不来什么,而是有些东西比金子更珍贵。 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不会讲大道理,但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信守承诺,什么叫忠诚担当。 十年逃亡路,朱引梅可能无数次想过这些金条的用途。给孩子买药,改善生活,甚至逃到更远的地方重新开始。 但她最终选择了等待,等待有一天能把这些金条完整地交还给党组织。这种等待需要多大的毅力和信念。 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一个母亲在困境中的坚持和一份跨越十年的承诺。 这样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展现了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品格。在最艰难的时刻,人性的光辉总是格外珍贵。 主要信源:(红网——朱引梅,一面照见灵魂的明镜)
湖南平江解放后,有一个乞丐模样的妇人,径直走进了县委大院,当门口的守卫拦住她的时
棉花糖小仙女
2025-07-18 10:03:36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