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不是“出手了”,是撕破脸了。
——这不是一次常规空袭,这是明确对叙利亚政权核心打击的实质性升级。
7月16日,当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说出“痛击叙利亚政权”的那一刻,局势就已经翻篇。
几个小时后,大马士革上空炸响了现实的耳光:以军两轮空袭,一发打在叙国防部边上,一发干脆掠过总统府“人民宫”,全网直播画面中,主持人话没说完,背后大楼就冒烟了。
谁点的火?谁在添油?
这事从苏韦达省那头说起。自7月13日起,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打成了一锅粥,德鲁兹民兵、贝都因武装、叙政府军搅在一起,内战再度开烧。但这次跟以前不同,火是以色列帮忙点的。叙方直指,以军在背后“支援非法武装”,不仅炸军营,还炸平民,搞得一地血与火。
而卡茨那句“对大马士革的警告已经结束”,可以理解为:从现在开始,谁阻我,谁就被打。
说得直白点,以色列这是借着德鲁兹武装的“自治诉求”,准备在叙利亚南部搞一套“戈兰高地2.0”剧本。
为什么是德鲁兹人?
说来就得佩服以色列在中东的政治算计。德鲁兹人散布在叙、黎、以三国,还在以色列内部有一部分“特殊地位”的公民。
换句话说,他们是中东版的“战略少数民族”:不大,但关键。去年12月叙政局动荡后,以色列趁乱拿下戈兰高地周边缓冲区,还公开拉拢德鲁兹族群,想在苏韦达搞个“防御区”,打造一块忠于以色列、但披着“本地自治”外衣的地区势力。
你可以理解为,以色列正在叙利亚体内“栽一块牙”,种一根钉子。
如果这事成功,以后不论叙利亚怎么重建,那块地都得绕着以色列走。
打总统府,打给谁看?
说到底,以色列这轮空袭,不是简单军事行动,是一套对内、对外、对局势的全链打击。
对叙利亚政府: 你不听话,我打你脸。
对德鲁兹人: 你看,我帮你打你仇人,站队吧。
对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 你敢动,我再往北开一轮。
对美国那边: 我动手,你别挡;实在要挡,那我炸完再跟你汇报。
尤其这波还选在美以关系刚刚缓和、叙局势再次动荡之际,那就是挑着时机干的,等的就是各方还没反应过来的瞬间,先把自己想要的“地盘”和“叙南德鲁兹牌”抢出来。
中国怎么看?
对中国来说,叙利亚是多边秩序下的典型破局点。我们一贯支持叙利亚领土完整,这没商量。但在国际舞台上,讲规则的都得看清局势。
以色列这次不仅没有遮掩,反而昭告天下,这不是“误伤”也不是“自卫”,这是赤裸裸的干预主权国家核心地带。说白了,是在逼叙政府与德鲁兹人对立,甚至希望激起全国分裂,把叙利亚变成第二个“伊拉克”。
这套操作一旦放任,就不是谁和谁的问题,而是区域格局和国际规则的大洗牌——打着“自治”幌子制造地缘棋子,用“反恐”理由把邻国炸成真空,这是美国过去20年干的活,现在轮到以色列接棒了。
但中国不信这套,也从不跟风这套。该出手的时候,还是得出手。叙利亚虽远,但中东稳定和“一带一路”密切相关。以色列这一轮空袭,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因为下一场冲突的起点,也许就藏在今天大马士革上空那一团浓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