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方16日起连续对叙利亚多地发动空袭,目标包括大马士革的国防部建筑、Sweida(苏韦达)省政府军据点及其周边军事设施。以军方表示,此次行动旨在“保护南叙德鲁兹族群不受叙政府与其盟军压迫”,并阻止伊朗势力在该地区进一步渗透。
此次空袭背景为叙利亚南部Sweida省德鲁兹人与贝都因部族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自7月13日起,冲突已造成至少169人死亡,300余人受伤,数千人流离失所。叙利亚政府军及亲政府武装随后介入,试图恢复秩序,却引发以色列方面的强烈反应。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将不允许叙政府借冲突之名,在我们边境制造又一安全威胁。”以色列情报机构担心,叙政府军可能在Sweida部署亲伊朗武装力量,形成对戈兰高地的潜在战略包围。
据悉,以色列空军行动精确打击了多个军事据点,并疑似同时对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目标实施打击,以阻止其向叙政府提供支援。
德鲁兹人与贝都因人虽同为阿拉伯人种,却长期存在文化、信仰与政治矛盾:
德鲁兹人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一个神秘分支——德鲁兹派,族群相对封闭,历史上多次与中东地区统治政权保持距离,分布于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约旦,常被视为宗教与文化“中间人”。
贝都因人则多为逊尼派穆斯林,生活方式较为游牧和部族化,在叙利亚、约旦、沙特及北非拥有广泛分布,传统上拥有较强的武装组织与部落文化传承。
此次冲突源于长期资源与行政矛盾,在政府控制力削弱后爆发成暴力冲突。国际分析人士认为,宗教因素虽非导火索,却加剧了冲突的族群性质,使其更难调解。
叙利亚外交部谴责以色列“严重侵犯主权”,称将“在恰当时刻予以回应”。而以色列安全内阁则授权军方“在南叙利亚边境维持战术主导地位”,并计划与美方磋商进一步行动。
美国国务院呼吁各方克制,联合国安理会已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局势,土耳其与法国则对以军“扩大袭击区域”表示担忧。
分析认为,随着叙南部形势恶化,以色列与叙政府的对抗可能再次升级至地区性军事博弈,特别是在黎巴嫩真主党表态“准备支持Sweida人民”的背景下,中东多边冲突风险进一步上升。以色列防长称开始痛击叙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