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0年来,中国面对的最“危险”总统。 这个顶着一头标志性金发的前地产商人,用他特有的“商人思维”和“推特治国”风格,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朗普一上台,就秉持着“美国优先”的核心战略,开启了对中国的战略竞争。他最为人所知的手段,便是关税战。 2017年,他以“保护本土企业”为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史无前例的极限施压。从最初的34%关税,很快就一路飙升,甚至宣称要对中国产品实施无差别加征关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执行力度堪称空前。他不仅威胁加拿大等国家减少与中国的合作,还要求美国的贸易伙伴加入遏制中国的阵营。 然而,国际贸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民众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负担。据前任美国财政部长调查,关税政策使美国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每年上升4000美元。尽管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称等待中国的电话,期望中国像韩国一样顺从,但中国并未屈服。 中国选择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应对美国的贸易打压。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汽车等商品实施对等关税,同时加大对其他市场的开拓。最终,特朗普在2025年的内阁会议上不得不表示需要与中国达成协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贸易战的手段。 除了贸易战,特朗普在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围堵也同样凶猛。他抓住中国在高精端领域耗材依赖进口的缺口,对芯片、半导体等关键技术实施封锁。美国不仅限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还联合盟友重新制定国际规则和技术标准,试图孤立中国。 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企业成为美国打压的重点。2019年,美国国会和媒体炒作中国企业的通信设备“留有后门”“窃取数据”,甚至荒谬地称其“传播新冠病毒”。随后,美国政府出台法案,禁止华为、中兴等企业在美国销售设备,并提供资金支持拆除已安装的中国设备。 美国的封锁反而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造力。中国在技术封锁下加速自主研发,2025年半导体自给率已提升到将近30%,14纳米芯片也逐步实现自主量产。中国也并非被动挨打。稀土等关键资源成为中国的反制武器,限制出口配额对美国半导体产业造成打击。美国的科技围堵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让中国在技术突破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特朗普的“危险”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领域,还体现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在中东地区,他一方面对伊朗进行军事威胁和经济施压,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以色列来迫使伊朗就范。2025年3月,特朗普公开威胁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引发了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反制,三国宣布在波斯湾举行联合军演。 在台海问题上,特朗普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军事介入,但却利用关税政策等手段,试图让中国在台海问题上做出让步。他推动对台湾武器装备售卖的常态化,甚至要求盟友表明在台海战争中的立场。但是中国通过一次次的演练,向美国传递了坚定的立场。 特朗普的外交风格充满了交易主义和扩张主义色彩。他将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作为对中国谈判的筹码,试图通过“买美国货物、雇佣美国劳工”的目标来换取中国在其他问题上的妥协。 特朗普的他的“美国优先”理念,不惜牺牲本国企业和盟友的利益,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在关税加征问题上,即使马斯克等盟友劝说,他仍坚持己见,导致特斯拉等企业成本增加。特朗普的交易型领导风格和杰克逊传统,也使得他的政策充满了不确定性。他时而强硬,时而缓和,让对手难以捉摸。 特朗普的“危险”在于他打破了传统的外交规则,以一种全新的逻辑对中国发起全方位的挑战。但中国也在这场博弈中积累了经验,提升了应对能力。
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
云端醉卧醉
2025-07-16 12:47:3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