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

大脸猫侃军事 2025-07-15 23:17:32

一位美籍华人表示“中国人不要太自大,美国之所以去工业化,是因为钢铁,机电,军工,这些都是低附加值产业,一旦进入战时,分分钟都可以拉爆中国”,不知道这些美国华人,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要知道工业制造不是搭积木,即使能够恢复产业,也很难适应当下的科技发展。   这种看法看似有几分道理,但它完全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之上,那就是把现代工业想象得太过简单,也严重低估了美国工业空心化的真实程度。   从曾经机器轰鸣的“铁锈地带”到如今的萧条景象,超过四百多万个制造业岗位已经在美国本土永久性地消失了。   这个数字背后,是美国整个国家工业基础的流失,绝非一句“低附加值”就能轻轻带过。   那么,我们不妨顺着这个逻辑往下推演,就算厂房和设备能够在一夜之间建好,那个最根本的问题:由谁来开动这些机器呢?   工业的根基在于人,在于千千万万掌握着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而这恰恰是美国如今最致命的短板。   美国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是劳动力数量上的缺口,更是其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滑坡,这直接动摇了工业复苏的可能性。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成年人中被界定为功能性文盲的比例高达两成,超过半数的人文化水平甚至达不到初中毕业的程度。   现代工业早已不是简单的体力活,它要求工人能够读懂复杂的操作手册,理解精密的数字化控制系统,这样的文化基础显然无法支撑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人力基础的崩塌只是问题的一个层面,关键产业链的流失,更是让老美所谓的“战时恢复”彻底成了一句空话。   就拿被他们轻描淡写为“低附加值”的稀土产业来说,这恰恰是所有尖端科技和现代军事装备不可或缺的血液。   从制导导弹到战斗机,从雷达到通信设备,哪一样离得开稀土?美国当初正是因为觉得提炼稀土又脏又累、利润不高,便主动将其放弃。   这个决定在当时或许看起来很“聪明”,但它直接导致了今天的战略被动:全球的稀土提炼技术、产能和标准,都牢牢地掌握在了中国的手中。   如果恢复产业真的像按下开关一样简单,美国为何不在这个关乎国家命脉的战略咽喉上,展现一下它那“分分钟”恢复的能力呢?   现实是,美国不仅恢复不了,反而要为了稀土供应问题,反复与我们进行谈判与博弈,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中国之所以被誉为“世界工厂”,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我们有多少工厂,而在于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完整高效的工业生态。   任何一个复杂的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中国极短的时间内找到所有配套的供应商,这种系统性的优势,才是最难以被复制和超越的。   而美国在几十年的去工业化过程中,被摧毁的恰恰就是这个宝贵的工业系统。   想要在美国的土地上重新培育出这样一个盘根错节的工业网络,其难度不亚于从零开始,这需要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积累,绝非一声令下就能完成。   说到底,今天的美国社会,无论从经济结构、教育体系还是社会文化来看,都早已不再是一个以工业制造为荣的国家了。   金融、科技和服务业才是它经济舞台上的主角,让这样一个已经彻底转型的国家,强行掉头重回制造业的老路,本身就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幻想。  

0 阅读:1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