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烂大街了,柬埔寨有十万大军,竟然有三千多名将军,将军分为五个等级,最高级为五星上将,五星上将只有陆军能配备,放眼整个柬埔寨,只有三个人被评为五星上将,他们分别是已故的谢辛和活跃的韩桑林以及老辣的洪森。 不过最近这情况有点变化,2025年3月,国王又给迪班亲王和棉森婉亲王授予了五星上将衔,这五星上将的队伍一下子扩编到五个人了,这事儿在柬埔寨政坛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洪森在给自己的"左膀右臂"加官进爵,也有人猜测这是权力交接前的布局。 要弄明白柬埔寨为啥将军比士兵还"金贵",得从根子上说起,这国家自打独立后就没消停过,红色高棉折腾完,越南又来插一脚,内战一打就是几十年。 为了安抚那些归顺的武装头目,政府只能拿将军头衔当"糖豆"撒,你带一千人来投奔,给个少将;带五千人,直接给中将,1998年洪森整合权力那会儿,前前后后封了几百个将军,连红色高棉的残兵败将都能混个准将当当。 这种"以官代饷"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没钱发工资,只能用军衔充面子,柬埔寨2022年GDP才262亿美元,连买几架像样的战斗机都费劲,给将军们多发两杠三星可比买导弹便宜多了。 洪森能从农家子弟混成"铁腕首相",这军衔体系可是他的"治国神器",当年他在越南支持下推翻红色高棉,靠的就是把军队变成自己的"嫡系"。 他手下的将军们,要么是从革命年代就跟着他的老战友,要么是地方上有势力的地头蛇,就说韩桑林吧,这位前越南扶持的"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主席,现在还挂着国会主席的头衔,手里攥着军队的后勤大权。洪森把他留在五星上将的位子上,既是对老革命的尊重,也是用他来平衡军方内部的"亲越派"。 更绝的是洪森玩的"授衔经济学",柬埔寨军队架构复杂得离谱,陆海空三军加上宪兵、保镖部队、空降团,光宪兵在全国24个省就有师级单位,每个师都得配司令官、参谋长这些将军级军官。 最夸张的是保镖部队,说是保护政要,其实就是洪森的"私人卫队",里面的将军比一个正规师还多,这种层层叠叠的架构,让将军数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有人算了笔账,柬埔寨每34个士兵就有一个将军,这比例要是搁在咱中国,一个军长能管着三个集团军了。 最近洪森儿子洪玛耐当上首相后,开始玩新花样了,他宣布要搞"军队现代化",2026年起实行新的《兵役法》,把服役期从18个月延长到24个月,还打算把军人退休年龄往后推。 这明摆着是想把军队年轻化,减少那些靠资历混日子的将军,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边在裁军,那边又在授衔,2025年7月,洪森穿着军装跑到柬泰边境视察,随行的将军们光是肩章上的金星就晃得人睁不开眼——这哪是阅兵,分明是"将军展销会"嘛。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迪班和棉森婉这两位新晋五星上将,迪班当了20年国防部长,手里攥着军购大权,当年柬埔寨从中国买巡逻艇、从俄罗斯买火箭炮,都是他一手经办的。 而棉森婉更传奇,她是柬埔寨首位女副首相,主管国会联络和监察,这次授衔被外界解读为洪森在培养"巾帼力量"制衡军方,这两人一个管钱一个管权,再加上洪森的亲儿子洪玛耐握着陆军实权,柬埔寨的军权就像被分成了"三驾马车",谁也别想独吞。 不过这事儿也有后遗症。 将军太多导致指挥体系乱成一锅粥,一个营长要同时听三个将军的命令,打仗时连先打哪个山头都得开会表决。更搞笑的是,有些将军连枪都打不准,却能在国防部里颐指气使,前几年有个少将因为贪污被查,家里搜出30多块将军肩章,原来他把授衔当生意做,明码标价卖军衔。 这种乱象连洪森都看不下去了,2019年他曾下令削减将军数量,结果引发军中哗变,不到两年就不得不恢复授衔,还一次性晋升了29名四星将军。 如今柬埔寨的将军们,早就不是战场上的"指挥棒",而是政治棋盘上的"棋子",洪森用授衔拉拢地方势力,用军权巩固政权,用五星上将的头衔给接班人铺路。 这种"将军治国"的套路,在柬埔寨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上,既是历史的无奈,也是现实的选择,只是苦了那些真正在边境风吹日晒的普通士兵,他们扛着生锈的步枪,看着将军们坐着防弹车呼啸而过,心里怕是比湄公河的水还凉。 有人说柬埔寨的将军体系是"现代版的封建分封",这话一点不假。 从洪森到洪玛耐,这父子俩把军队变成了"家天下"的工具。 迪班和棉森婉的授衔,不过是这场权力游戏的最新剧本,未来柬埔寨的将军们是继续"批发"下去,还是会像洪玛耐说的那样"精兵简政",咱们且等着瞧吧,毕竟在这个"军衔比子弹还多"的国家,真正的权力从来不在肩章上,而在洪森家族紧握的手心里。
这是将军的书房?
【38评论】【9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