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最该睡不着的不是泽连斯基,该轮到普京了! 2025年7月12日,德国电视二台报道称:德国计划向乌克兰运送多达数百枚远程导弹。 以前德国给乌克兰的武器都是“小打小闹”,像IRIS-T防空导弹、豹2坦克这些,虽然有用,但射程都有限。 可现在不一样了,俄罗斯的攻势越来越猛,尤其是空中袭击,把乌克兰的防空系统都快打瘫痪了。 7月初,俄军对哈尔科夫的无人机袭击造成3人死亡、64人受伤,这让德国意识到,如果再不升级援助,乌克兰的防线可能撑不住了。 德国国防部乌克兰特别任务组负责人克里斯蒂安・弗罗伊丁少将说得很明白:“我们需要能深入俄罗斯领土打击仓库、指挥中心、机场和飞机的武器。” 虽然没有透露具体型号,但外界猜测,这批导弹很可能是基于自杀式无人机改造的远程巡航导弹,射程可达 1200 公里。这种导弹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能直接刺向俄罗斯的腹地。 那这种基于自杀式无人机改造的导弹到底有多厉害呢?乌克兰之前就把苏联时期的TU-143无人侦察机改装成了自杀式无人机,射程能到1000公里,用来攻击俄罗斯境内的石油基地、空军基地,效果还不错。 伊朗的Shahed-136B自杀式无人机更夸张,射程能达到4000公里,都能覆盖整个西欧了。虽然德国这次的导弹射程“只有”1200公里,但也足够从基辅附近打到莫斯科了,俄罗斯的“安全距离”彻底失效。 这时候就要看德国的技术储备有些什么了。德国的“金牛座”巡航导弹其实也挺厉害,射程能到500公里,还能贴地飞行,雷达很难发现。但为啥不用它呢? 一方面是政治压力,俄罗斯一直警告说,如果德国提供这种导弹,就会视为参战,可能会用“伊斯坎德尔”导弹打击德国本土。 另一方面,“金牛座”的数量有限,德国自己也得留着防身。所以,德国干脆换了个思路,通过资助第三方采购和改装自杀式无人机,既规避了直接冲突的风险,又能满足乌克兰的需求。 这种导弹对俄罗斯的威胁可不小。12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乌克兰可以打击俄罗斯西部军区的关键节点,比如沃罗涅日州的弹药库、库尔斯克的指挥中心,这些地方要是被端了,俄军的后勤就得瘫痪。 而且,这种导弹还能携带钻地弹头,能穿透6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就算俄罗斯把指挥所藏在地下30米,也逃不掉。再加上数量上的优势,数百枚导弹一起发射,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就算再厉害,也得手忙脚乱。 不过,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已经放话,如果德国继续军援,就会采取报复措施。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茹拉夫列夫说得很直接:“我们热爱德国人民,但那些生产导弹的工厂是‘坏蛋’,必须被摧毁。” 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射程能到500公里,完全能覆盖德国本土。要是两边真的杠上了,欧洲的安全局势可就更紧张了。 从德国国内来看,这次军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前德国民众对援乌的支持度挺高,但随着经济下滑,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有三分之二的德国人反对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战机,37%的人觉得武器给得太多了。极右翼政党“选择党”更是抓住机会,呼吁停止军援。 但默茨政府显然铁了心要支持乌克兰,不仅提供导弹,还准备再给两套“爱国者”防空系统。这背后既有政治考量,也有军事压力,毕竟乌克兰要是垮了,俄罗斯的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东欧,到时候德国也得遭殃。 美国、英国、法国之前已经给乌克兰提供了“风暴阴影”“斯卡普”“ATACMS”等远程导弹,但射程都不如德国这次的。尤其是美国的ATACMS,射程只有300公里,根本没法和1200公里比。 德国这次的行动,相当于在俄乌战场上打开了一个先例,以后其他国家可能也会跟进,提供更先进的武器。这对俄罗斯来说,压力可就更大了。 如果乌克兰真的拿到了这种导弹,很可能会改变战场的主动权。以前俄罗斯可以肆无忌惮地轰炸乌克兰,现在乌克兰也能反过来打击俄罗斯本土,这会让俄罗斯投鼠忌器。 而且,这种导弹还能配合其他武器,比如“豹2”坦克、F-16战斗机,形成立体打击网络。俄罗斯的防线要是被撕开一个口子,说不定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线崩溃。 当然,这种导弹也不是万能的。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也在升级,像S-400、“铠甲-S1”这些,都能拦截一部分导弹。 而且,俄罗斯还可能用电子干扰、网络攻击等手段,让导弹“迷路”。不过,数百枚导弹一起发射,就算有一半被拦截,剩下的也够俄罗斯喝一壶的。 总的来说,德国这次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是俄乌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展示了德国在欧洲的领导力,也给乌克兰带来了翻盘的希望。虽然这事儿可能会让局势更紧张,但从长远来看,这或许是结束战争的关键一步。
今天晚上最该睡不着的不是泽连斯基,该轮到普京了! 2025年7月12日,德国电
罗普娱记
2025-07-14 11:28:48
0
阅读:0